广东省地方标准《工业气体企业风险排查管控规范》征求意见-天下足球网:_天下足球网
首页 > 协会动态

广东省地方标准《工业气体企业风险排查管控规范》征求意见

2019/8/14 16:44:01    【我要打印】

  

 TOC \h \z \t"前言、引言标题,1,参考文献、索引标题,1,章标题,1,参考文献,1,附录标识,1" \* MERGEFORMAT   . PAGEREF _Toc10554100 \h II

1 范围. PAGEREF _Toc10554101 \h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PAGEREF _Toc10554102 \h 1

3 术语和定义. PAGEREF _Toc10554103 \h 2

4 工业气体企业分类. PAGEREF _Toc10554104 \h 3

5 工业气体企业风险点及管控值. PAGEREF _Toc10554105 \h 3

6 风险点台账. PAGEREF _Toc10554106 \h 5

7 附则. PAGEREF _Toc10554107 \h 6

附录A(规范性附录) 工业气体企业综合性风险排查管控表. PAGEREF _Toc10554108 \h 7

附录B(规范性附录) 深冷空气分离产品企业生产专业性风险排查管控表. PAGEREF _Toc10554109 \h 12

附录C(规范性附录) 氢气产品生产企业专业性风险排查管控表. PAGEREF _Toc10554110 \h 25

附录D(规范性附录) 乙炔产品生产企业专业性风险排查管控表. PAGEREF _Toc10554111 \h 34

附录E(规范性附录) 二氧化碳产品生产企业专业性风险排查管控表. PAGEREF _Toc10554112 \h 38

附录F(规范性附录) 气瓶充装企业专业性风险排查管控表. PAGEREF _Toc10554113 \h 43

附录G(规范性附录)  气瓶检验企业专业性风险排查管控表. PAGEREF _Toc10554114 \h 47

附录H(规范性附录) 工业气体产品储存企业专业性风险排查管控表. PAGEREF _Toc10554115 \h 49

附录I(规范性附录) 工业气体产品运输(厂内)企业专业性风险排查管控表. PAGEREF _Toc10554116 \h 50

. PAGEREF _Toc10554117 \h 53

 

  言

本标准按GB/T 1.1-2009《标准天下足球网: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广东省应急管理厅提出,由广东省安全生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GD/TC 81)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天下足球网:。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刘晟、黄元、袁梦月、李华、李政、石唯、彭德敏、王占存、孟宝平、高君潮、沈海滨、王文高、李平、李雨红、杜思禄。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工业气体企业风险排查管控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根据广东省工业气体企业当前的实际情况,选定了占领我省工业气体行业市场份额绝大部分的深冷空气分离气体、氢气、乙炔、二氧化碳生产企业,和企业数量上占绝大多数的、从事工业气体气瓶充装、检验和工业气体产品储存、运输企业(厂内)作为该标准的实施目标,规定了这些普通工业气体企业风险排查管控的具体办法和相关的管制值,以及监控实施与监督的要求。本标准不适应其他相关的工业气体企业或仅供参考。

本标准适用于广东省行政区域内相关的普通工业气体企业风险自查管控和各级政府或团体监督管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4962-2008  氢气使用安全技术规程

GB 6441-1986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 

GB 14193-2009  液化气体气瓶充装规定 

GB 15603-1995  常用化学危险品贮存通则  

GB 16912-2008  深度冷冻法生产氧气及相关气体安全技术规程

GB 17914-2013  易燃易爆性商品储藏养护技术条件 

GB 18218-2018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 

GB 27550-2011  气瓶充装站安全技术条件

GB 30871-2014  化学品生产单位特殊作业安全规范

GB 50016-2014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 50030-2013  氧气站设计规范

GB 50058-2014  爆炸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

GB 50116-2013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

GB 50160-2008  石油天下足球网:企业设计防火规范

GB 50177-2005  氢气站设计规范

GB 50187-2012  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

GB 50493-2009  石油天下足球网: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设计规范

GB 50974-2014  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范

GB/T 11651-2008  个体防护装备选用规范

GB/T 13004-2016  钢质无缝气瓶定期检验与评定

GB/T 13077-2004  铝合金无缝气瓶定期检验与评定

GB/T 13591-2009  溶解乙炔气瓶充装规定

GB/T 13861-2009  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

GB/T 14194-2017  压缩气体气瓶充装规定

GB/T 28001-2011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

GB/T 28051-2011  焊接绝热气瓶充装规定

GB/T 30685-2014  气瓶直立道路运输技术要求

GB/T 34525-2017  气瓶搬运、装卸、储存和使用安全规定

GB/T 34526-2017  混合气体气瓶充装规定

GBZ 230-2010  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

AQ 3013-2008  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标准化通用规范

JT 618-2004  汽车运输、装卸危险货物作业规程

JT/T 617-2018  危险货物道路运输规则

TSG 21 -2016  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TSG R0005-2011  移动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XG1-2014/XG2-2017

TSG R0006-2014  气瓶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企业风险 Enterprise risk

未来的不确定性对企业实现其经营目标的影响。

3.2  

事故隐患 hidden risks of work safety accidents 

生产经营单位违反安全生产和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和管理制度的规定或者因其他因素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可能导致生产安全事故和职业病危害事故发生的物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

3.3  

生产经营单位 business entities 

从事生产或者经营活动的基本单元,包括企事业法人、合伙组织、个体工商户和自然人等生产经营主体。

3.4  

危险源 source of danger

可能导致人身伤害和()健康损害的根源、状态或行为,或其组合。

3.5    

风险点 risk point

风险伴随的设施、部位、场所和区域,以及在设施、部位和区域实施的伴随风险的作业活动,或以上两者的组合。

3.6  

风险排查 Risk screening

企业全员参与、全方位、全过程对生产工艺、设备设施、作业环境、人员行为和管理体系等方面存在的安全风险进行风险点辩识、并对隐患进行消除或控制的活动。

3.7  

风险管制值 Risk control value

生产工艺过程中严格控制的工艺、设备指标,如果超过该限值的,会对企业造成不可接受风险,应当釆取风险管控或修复措施。

3.8  

风险控制措施 Risk control measure

企业为将风险降低至可接受程度,针对该风险而采取的相应控制方法和手段。

4 工业气体企业分类

4.1 工业分类

工业上,把常温常压下呈气态的产品统称为工业气体产品,包括氧气、氮气、氩气、氢气、乙炔、二氧化碳等。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3-2017),中国把工业气体行业归入其他基础化学原料制造(代码C2619)。

4.2 生产及经营企业分类

根据广东省目前工业气体行业的具体情况,对工业气体生产及经营企业适宜作如下分类。

4.2.1 空气分离气体(深冷)生产企业

采用深冷方法从空气中分离出氧气、氮气或同时提取氩气等稀有气体的企业。

4.2.2 合成(或分离提纯)气体生产企业

4.2.2.1 氢气产品生产企业。采用水电解、甲醇裂解转化和天下足球网:生产的尾气提纯氢气生产工艺的企业。

4.2.2.2 乙炔产品生产企业。采用电石作为原料进行乙炔生产的企业。

4.2.2.3 二氧化碳产品生产企业。采用天下足球网:生产的尾气净化提纯生产工艺的企业。

4.2.3 气瓶充装、检验企业,工业气体产品仓、储运输企业(厂内)

此类企业是与前述各类企业配套的延伸企业。工业气体的气瓶充装和检验、工业气体产品的仓储和运输(厂内)是工业气体行业风险管控范围最广泛的、不可分割的领域。

5 工业气体企业风险点及管控值

5.1 风险原则

排查风险点的范围应全面考虑到厂区位置、功能区布局、管理制度、人员资质、劳动保护、一般性作业、特殊作业、外包工程、设备设施、产品和包装、以及应急管理等等。企业风险辨识应以“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全天候”的原则开展。全员参与风险辨识,要考虑到生产经营的各个阶段、各个环节、不同时间点可能出现的不同情况。对风险点排查应遵循统筹安排、突出重点、避免重复、分级管控的原则。

对于普通工业气体企业中存在共性的风险统一归纳到综合性风险管控中。

为了更好地突出重点,有效地帮助和指导对普通工业气体企业的风险排查和管控,根据风险的危害性和出现的可能性,我们对风险等级按照ABCD划分,对应的风险等级分别是:特别重大风险、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企业应该根据本身的实际情况进行风险确认并制定相应的管控措施。

5.2 综合性风险管控

5.2.1 企业应根据实际情况,组织安全、技术人员成立风险排查小组,全面、合理排查企业存在的风险点,并对风险点进行危害辨识,对可能造成的事故类别及后果进行识别,对风险点的等级进行评估,制定相应的管控措施。

5.2.2 工业气体企业综合性风险排查管控表,附录A

5.3 专业性风险管控

5.3.1 深冷空气分离产品生产

5.3.1.1 常规深冷空气分离产品生产企业的专业性风险点至少应包括:空气过滤器、压缩机组、预冷系统、纯化系统、膨胀机、空分塔、液氧泵(适用于内压缩)液氩泵、氧压机、氮压机、液氧储罐、液氮储罐、液氩储罐、液体充装设备及管道、循环水系统、气体输送系统、电气系统、仪表系统、液体产品、气体产品、气瓶(含杜瓦罐)、槽罐车、设备及管道的清洗作业、系统吹扫作业、绝热材料的处理、去除和更换作业(即涉及珠光砂作业)、分子筛的处理去除、涉及危险化学品或有害气体的作业、暴露于危险空气氛围的作业(即窒息或富氧环境作业)。

5.3.1.2 LNG制冷的空气分离产品生产企业的专业性风险点至少还应包括乙二醇系统、LNG系统、LNG-氮换热液化系统、BOG(闪蒸汽)防护系统。

5.3.1.3 深冷空气分离产品生产企业专业性风险排查管控表,附录B

5.3.2 氢气产品生产

5.3.2.1 广东省的氢气产品生产企业,目前主要采用水电解制氢、甲醇裂解转化制氢和天下足球网:生产的尾气净化制氢三种工艺。氢气产品生产企业专业性风险点至少应包括: 氢气压缩机、氢气缓冲罐或储罐、氢气管道及阀门、电气系统、仪表系统(含可燃气体监测报警器等)、气瓶充装系统(含灌瓶间、实瓶间、空瓶间和汇流排间)、气瓶装卸、气瓶储存、循环水系统。

5.3.2.2 水电解氢气产品生产企业的专业性风险至少还应包括:水电解槽及其直流电源配置、原料水制备装置、碱液配制及回收装置、氢(氧)气液分离器。

5.3.2.3 甲醇裂解转化氢气产品生产企业的专业性风险点至少还应包括甲醇(原料)储罐、加热炉、变压吸附提纯装置。

5.3.2.4 氢气产品生产企业专业性风险排查管控表,附录C  

5.3.3 乙炔产品生产

广东省的乙炔产品生产企业,目前都是采用电石为原料的生产工艺。专业性风险点至少应包括:电石仓库、密闭加料式的乙炔发生器或敞开式乙炔发生器、乙炔发生器的配套措施、乙炔气柜、乙炔缓冲罐、乙炔净化装置、乙炔压缩机、乙炔干燥装置、气瓶充装。

乙炔产品生产企业专业性风险排查管控表,附录D 

5.3.4 二氧化碳产品的生产

广东省目前的CO2 生产主要采用天下足球网:生产的尾气净天下足球网:艺。专业性风险点至少应包括: 二氧化碳压缩机、原料气缓冲罐、净化器、加热风机、氨液分离器、提纯塔、制冷冰机、蒸发式冷凝器、液氨储罐、液氨卸车位(制冷剂补充卸车位)、二氧化碳储罐、二氧化碳装车泵、二氧化碳装车位、原料气管道、涉氨区域、气防站。

二氧化碳产品生产企业专业性风险排查管控表,附录E 

5.3.5 气瓶充装、检验,工业气体产品仓储、运输(厂内)

5.3.5.1 气瓶充装

压缩气体、液化气体、低温液体、混合气体充装企业的风险点至少包括:储存设施、充装设施、气瓶充装、气瓶管理、产品标识、宣传教育、充装记录。

气瓶充装企业专业性风险排查管控表,附录F

5.3.5.2 气瓶检验

气瓶检验专业性风险点至少包括:检验设备、气瓶管理、气瓶检验、检验判定。

气瓶检验企业专业性风险排查管控表,附录G  

5.3.5.3 工业气体产品储存

工业气体产品储存专业性风险至少包括:库区位置、建筑设置、防雷防火防毒、气体储存。

工业气体产品储存企业专业性风险排查管控表,附录H

5.3.5.4 工业气体产品运输(厂内)

工业气体产品运输(厂内) 专业性风险至少包括:车辆管理、槽罐管理、保险、人员疲劳驾驶、超速行驶、钢瓶不当运输、钢瓶不当装卸等。

工业气体产品运输(厂内)企业专业性风险排查管控表管控要求,附录I

6 风险点台账

企业应建立风险点台账,台账内容至少应包括风险点名称、潜在危险源、可能引发的事故后果、管控措施、风险级别等内容。

6.1 管控措施

针对各风险点的危害因素,均应制定相应的管控措施。管控措施的意义在于降低或消除危害因素造成的后果。

管控措施主要由以下措施组成:①工程技术措施;②管理措施;③教育措施;④防护措施;⑤应急措施。

6.2 管控层级

风险管控应遵循风险越高管控层级越高的原则。上一级负责管控的风险,下一级必须同时负责管控,并逐级落实具体措施,严格杜绝超过风险管制值。要保证风险控制措施全面持续有效;风险管控能力得到加强和提升;隐患排查治理制度进一步完善;各级排查责任得到进一步落实;员工隐患排查水平进一步提高;持续改进,排查出的隐患实现闭环管理。

7 附则

本标准由广东省各级应急主管部门、其它相关主管部门;天下足球网:、其它相关社会团体;普通工业气体行业企业实施并监督。

 

 

 

 

A  

A           

附 录 A
(规范性附录)
工业气体企业综合性风险排查管控表

A.1给出了普通工业气体企业综合性风险排查管控表

 

A.1 普通工业气体企业综合性风险排查管控表

 

序号

风险点名称

潜在危险源

可能引发的

事故后果

管控措施

风险等级A/ B /C/ D

1

厂区位置

1、周边有重大危险源。

2、自身构成重大危险源。

3周边影响半径内居住区以及商业中心、公园等人口密集场所、学校及医院等公共设施、水厂及水源保护区、公路铁路及水路交通干线、基本农田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和自然保护区等。

人身伤害

设备损坏

财产损失

1、企业应熟悉周边环境,编制并定期更新周边环境平面图,知悉可能影响到企业安全生产的外部危险源。

2、对于易发的影响较大的外部危险,应有处置预案和沟通渠道。

3、与居住区以及商业中心、公园等人口密集场所,与学校及医院等公共设施,与基本农田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和自然保护区等的距离,应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的规定。

4. 与周边保持沟通渠道,并定期监控可能存在的影响

5 厂区位置和布局以竣工验收和消防验收为准,不能有新增风险的变更。

A

2

功能区布局

1 功能区布局不合理。

2 生产区未有效隔离。

3厂区四周无围墙或围栏。

4未设置安全警示标志。

人身伤害

设备损坏

财产损失

1、企业功能区应合理布局;相关安全距离符合法规。

2、生产区有效隔离,入口处应按相关法规有效控制。

3、各个功能区风险得到完整分析并有效监控,设置了合理的安全标志。

A

3

设备设施

1特种设备管理不符合要求

2 防雷、防静电措施不符合要求

3 计量器具及仪表的选用不符合要求

4 压力表和安全阀的检查和维护不符合要求

6管道标识不符合要求

7旋转机械部位及部件未有防护罩

 

1特种设备取得特种设备使用登记证,有定期检验,目前均在有效期内。

2建立特种设备安全技术档案,并对在用特种设备进行经常性日常维护保养,并定期自行检查。

3 计量器具及仪表的选用应考虑安全、防火防爆的要求。

4按照相关规定的要求对仪器仪表、计量器具进行定期检定,并且在检定有效期内使用。

5压力表安装前应当进行检点,在刻度盘上应当划出指示工作压力的红线,注明下次检定日期。

6工业管道应标识介质类别和流向。

7高度在2m以内的外露的旋转机械部位及部件,必须设置安全防护装置,或有足够强度、刚度、合适形态、尺寸的防护罩。

A

7

人员资质

1、企业安全管理人员资质不足

2、企业安全管理人员配置不足

3、特种设备作业人员未持证上岗

4、外包人员资质管理

 

人身伤害

设备损坏

财产损失

1、氢气(危险物品)的生产单位,应当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2、企业主要负责人、分管安全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必须具备与其从事的生产经营活动相适应的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依法参加安全生产培训,并经考核合格,取得安全资格证书。

3、企业分管安全负责人、分管生产负责人、分管技术负责人应当具有一定的天下足球网:专业知识或者相应的专业学历,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当具备国民教育天下足球网:化学类(或安全工程)中等职业教育以上学历或者天下足球网:化学类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

4、企业应当按照《注册安全工程师分类管理办法》配置足够的注册安全工程师从事安全生产管理工作。

5、特种作业人员应当依照《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规定》,经专门的安全技术培训并考核合格,取得特种设备作业证书。

6、企业应对外包人员的资质进行审核,外包人员资质符合外包工程的操作要求方可从事外包工作。

A

8

管理制度及操作规程

1、未建立安全管理制度、安全责任制等。

2、安全管理制度、操作规程不健全。

3 安全管理制度没有落实到位。

人身伤害

设备损坏

财产损失

1、企业应建立完善安全管理制度,编制安全操作规程,形成体系文件。

2、企业应按照相关规定落实安全管理制度

3、企业应成立安全管理机构,明确人员和岗位职责。

A

9

从业人员安全教育培训情况

安全培训不到位

人身伤害

设备损坏

财产损失

1、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接受安全培训,具备与所从事的生产经营活动相适应的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

2、新入职员工应做好三级安全培训和岗位技能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

3从业人员在本生产经营单位内调整工作岗位或离岗一年以上重新上岗时,应当重新接受车间(工段、区、队)和班组级的安全培训。

4、生产经营单位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或者使用新设备时,应当对有关从业人员重新进行有针对性的安全培训。

A

10

劳动保护

1、劳保用品配置不足

2、员工未按规定穿戴劳保用品

3、劳保用品性能不足

4、劳保用品没有正确的使用

5、劳保用品不匹配

人身伤害

设备损坏

财产损失

1、企业应配置足够的符合要求的工作服、安全帽、耳塞、护目镜、劳保鞋等劳保用品,并发放到位。

2、员工应按规定在作业时穿戴好劳保用品。

3、劳保用品的使用应经过专业培训,应视情况定期更新以保障性能良好。

4、所采购的劳保用品的型号样式还应充分考虑个体差异,保证劳保用品能够起到充分的保护作用,避免出现不匹配的情况。

A

11

应急管理

情况

1、应急预案未备案

2、应急物质准备不足

3、人员应急管理培训不到位

4、现场演练不落实

人身伤害

设备损坏

财产损失

1、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的应急预案,按照隶属关系报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备案。

2、定期检查应急物质的储备并及时更新。

3、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制定本单位的应急预案演练计划,根据本单位的事故风险特点,每年至少组织一次综合应急预案演练或者专项应急预案演练,每半年至少组织一次现场处置方案演练。

4、每次演练以后要有总结和改善、提高。

B

12

一般作业

1、操作人员能力不足

2、操作人员未经培训上岗

3、没有足够的劳保措施

4、未按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人身伤害

设备损坏

财产损失

1、操作人员应熟悉所要进行作业活动的安全知识和操作规程,经培训考核合格方可上岗,并定期接受安全培训。

2、特种作业岗位人员必须持证上岗。

3、作业时应配置必要的劳保措施、通讯措施,并尽量避免单人作业。

4、操作人员应严格按照安全规定进行作业,不得擅自更改。

B

13

特殊作业:

吊装、动火、动土、断路、高处、设备检维修、盲板抽堵、受限空间作业及其它危险作业。

1、操作人员未持证上岗

2、操作人员能力不足

3、未有足够的劳保措施

4、作业未办理作业票证

5、作业未经审批和验收

6、对潜在的危险识别不到位

人身伤害

设备损坏

财产损失

1、操作人员应熟悉所要进行作业活动的安全知识和操作规程,清楚认识作业活动会带来的危害因素,并配置必要的劳保用品。

2、操作人员经培训考核合格方可上岗,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定期接受安全培训。

3、进行特殊作业之前必须要办作业票证,经评估批准后方可进行。依据GB 30871-2014《化学品生产单位特殊作业安全规范》4、动火作业时,要化验作业区域的易燃易爆物质是否超标。

5、受限空间作业时,要化验作业区域的氧含量,19.5-23%方可进入。

6、企业应配置气体报警仪,进行特殊作业时应随身携带,以快速检测氧含量和有毒有害易燃易爆气体是否超标。

A

14

外包工程

1、外包单位资质不足不规范

2、外包单位安全知识不足

3、工作人员安全培训不到位

4、外包工作人员危险操作

人身伤害

设备损坏

财产损失

1、承包商的资质规模应符合要求,外包前应进行审核评估。

2、对外包工作人员入厂前进行必要的安全知识培训。

3、划定外包工作人员的活动范围,不允许进入其他区域。

4、企业应对外包工作人员的行为进行检查和纪律约束。

B

15

检验检测

情况

1、特种设备超期使用,出现安全事故。

2、发生雷击设备事故。

3发生职业病危害事故

人身伤害

设备事故

财产损失

1、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按照安全技术规范的定期检验要求,在检验合格有效期届满前1个月向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提出定期检验要求。

2、防雷装置应实行定期检测制度。防雷装置应当每年检测一次,对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场所的防雷装置应当每半年检测一次。

3存在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应当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每年至少进行一次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

B

16

高处作业

1 使用前未对梯子进行检查

2 在电路、带电设备或3.6米高之内的输电线下作业,未使用绝缘梯子

3 梯子非工业类型

4 作业时,梯子非放置在坚实、平坦的地面上

5 超过1.8米高的直梯,未使用绳子、锁链、或者梯子挂钩,未安排人员协助

6 梯子踏步之间间距大

7 使用梯子来到达另一个工作面时,梯子未超过工作面;

人身伤害

1 每次使用前,须检查梯子外观是否有损坏。

2 在电路、带电设备或3.6米高之内的输电线下作业,必须使用绝缘梯

3 梯子必须为工业类型并设计载荷符合要求。

4 作业时梯子应放置在坚实、平坦的地面或固定物上。

5 超过1.8米的直梯,应安排人员协助,并利用绳子、锁链、或者梯子挂钩进行固定,直至工作完成。

7 梯子踏步间距严禁超过相应要求。

8 梯子应超过工作面至少0.9米且被合理固定。

B

17

消防安全

1未取得政府消防部门的批准文件

2各建、构筑物及设施与特定地点的防火间距不足

3 灭火器设置不符合要求

4 危险性作业场所出入和通道堵塞,门窗内开

火灾

触电

爆炸

1取得消防部门出具的消防验收意见书

2防火间距应符合法规的的规定

3灭火器应设置在明显和便于取用的地点,且不得影响安全疏散,灭火器应设置稳固,其铭牌必须朝外。

4危险性作业场所,必须设置安全通道;出入口不少于两个;门窗应向外开;通道和出口应保持畅通。

B

18

变更作业

1.  变更作业没有管理制度

2.       无审批和验收

物体打击

机械伤害

起重伤害

车辆伤害

高处坠落

触电

爆炸

1.   建立分级管控制度

2.   指定分级审批专家团队

3.   对变更的设施进行审批和验收管理,并对变更过程及变更后所产生的隐患进行排查、评估和控制

A

 

 

 

 

B  

B            

附 录 B
(规范性附录)
深冷空气分离产品企业生产专业性风险排查管控表

B.1给出了深冷空气分离产品企业生产专业性风险排查管控表。

 

B.1深冷空气分离产品企业生产专业性风险排查管控表

 

序号

风险点名称

潜在危险源

可能引发的

事故后果

管控措施

风险等级A/ B /C/ D

1

空气

过滤器

1 设置在有害杂质含量高的区域

设备损坏

1 设计阶段充分考虑周边,避免将吸风口设置在烃含量高的地方。

2 吸风口有害杂质含量应符合GB 16912-2008的要求。

3 吸风口杂质如不能避免超标,必须配置分子筛净化设施。

D

2

压缩机组

1 积碳(叶轮积灰)严重

2 电机转轴保护不到位

3 油密封不好

4 噪音

5 冷却水中断或不足

6 润滑油中断或不足

7 电机运行异常

8 冷凝水排放卡塞

9 电器漏电

10 气体泄漏

11 操作不规范

管道燃烧爆炸

人身伤害

设备损坏

1 设备操作人员应熟悉设备安全操作,经培训考核合格方可上岗,严格按照工艺操作规程操作,避免错误操作。

2 根据各空分装置的实际情况定期清理积碳(叶轮积灰)。

3 建立设备巡查制度,每天定期检查压缩机组及附属润滑油、冷却水、电机系统、仪表气系统的运行情况,检查跑冒滴漏塞等情况。

4 现场操作人员必须佩戴耳塞等降噪用品。

5 操作人员应密切注意设备参数变化,当温度、电流、震动、压力、流量等数据显示异常时及时查清原因、排除故障。

6 设备的关键点应有远程监控,设置报警、联锁系统。

7 保持电器设备接地良好,定期检查接地情况。

B

3

预冷系统

1 空冷塔出口带水

2 液位过高

3 暴露于危险空气氛围(缺氧)

4 冷冻机故障

5 出口温度过高

6 操作不规范

分子筛失效

空分塔冻结

空压机损坏

窒息

1 设备操作人员应熟悉设备安全操作,经培训考核合格方可上岗,严格按照工艺操作规程操作,避免错误操作。

2建立设备巡查制度,每天定期检查设备、阀门和控制装置。

3 进入塔体进行维修维护操作时,存在受限空间,应充分置换,避免出现暴露于危险空气氛围(缺氧)的情况。

4 有液位、出口温度报警联锁装置。

D

4

纯化系统

1 出口碳氢化合物含量超标

2 出口二氧化碳含量超标

3 再生不彻底

4 吸附剂失效

5 加热气泄漏

6 电加热器漏电

5 操作不规范

主塔超压爆炸

主换热器结冰

加热气烫伤

电击

设备损坏

1设备操作人员应熟悉设备安全操作,经培训考核合格方可上岗,严格按照工艺操作规程操作,避免错误操作。

2 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定期进行切换操作,不可随意更改切换周期和再生设置,避免出口气体杂质含量超标的情况。

3 建立设备巡查制度,每天定期检查设备、阀门和控制装置,监测加热气泄露、电加热器漏电等情况。

4 实时监测纯化设备温度、压力流量数据,检查异常情况。

5 分子筛后宜设二氧化碳检测仪,并设报警联锁装置。

C

5

膨胀机

1 叶轮转速不正常

2 气体膨胀机出口带液

3 密封气压力过低

4 管道、阀门泄漏

5 油泄漏至气测

6 油系统异常

7 冷却器泄漏

8 噪音

9 操作不规范

叶轮打坏

管路冰堵

设备伤害

设备损坏

人身伤害

1设备操作人员应熟悉设备安全操作,经培训考核合格方可上岗,严格按照工艺操作规程操作,避免错误操作。

2 设备的关键点应有远程监控,设置报警、联锁系统。

4 实时监测设备的转速、压力、流量、温度等数据,发现异常及时分析原因、排除故障。

5  建立设备巡查制度,每天定期检查机组及附属润滑油系统、冷却水、仪表气系统的运行情况,检查跑冒滴漏情况。

6现场操作人员必须佩戴耳塞等降噪用品。

D

6

空分塔

1 总烃乙炔等有害杂质超标

2 内部管道设备泄漏

3 液体泄漏

4 超压

5 受限空间作业

6 操作不规范

燃烧爆炸

冻伤

人身伤害

设备损坏

1设备操作人员应熟悉设备安全操作,经培训考核合格方可上岗,严格按照工艺操作规程操作,避免错误操作。

2 设备的关键点应有远程监控,设置报警、联锁系统。

3 实时监测设备的转速、压力、流量、温度、液位等数据,发现异常及时分析原因、排除故障。

4 定期化验空分塔的乙炔含量,大中型空分装置不应超过0.1ppm,小型空分不应超过1ppm

5定期化验空分塔的总烃含量,大中型空分装置不应超过100ppm

6 有害杂质超过时应及时排放液氧,必要时停机加温处理。

7 建立设备巡查制度,定期巡检空冷塔体,观察冷箱保温情况和珠光砂数量。

8 排放低温液体时,应向空中气化排放,并排放至安全处。

9 冷箱珠光砂夹层应使用氮气作为吹扫气,不得使用空气作为吹扫气。

10 侵浴式主冷应全侵式操作,严格控制主冷液面,避免较大波动。

11进入塔体进行维修维护操作时,存在受限空间,应充分置换,避免出现暴露于危险空气氛围(缺氧)的情况。

A

7

液氧泵

(适用内压缩)

粗氩泵

1 液体泄漏

2 泵体爆炸

3 操作不规范

燃烧爆炸

冻伤

人身伤害

1设备操作人员应熟悉设备安全操作,经培训考核合格方可上岗,严格按照工艺操作规程操作,避免错误操作。

2 设备所有零部件材质均应符合相应要求,满足低温状态下长期使用的要求。

3实时监测设备的转速、压力、流量、温度等数据,发现异常及时分析原因、排除故障。

D

8

氧压机

1 零部件带油脂

2 冷却器断水

3 零部件磨损

4 管道中铁锈焊渣进入气缸

5 管道设备超压、破裂、设备性能老化。

6 操作不规范

燃烧爆炸

人身伤害

设备损坏

1设备操作人员应熟悉设备安全操作,经培训考核合格方可上岗,严格按照工艺操作规程操作,避免错误操作。

2 设备所有零部件材质均应符合相应要求,严格禁油。

3 保持冷却水流通,避免断水。

4 避免油脂、铁锈、焊渣等杂物进入管道和设备。

5 氧压机试车时,应用氮气或无油空气进行吹扫,不能用氧气试车。

6 透平氧压机应设置可溶探针或温度探头,自动快速灭火措施。

7 氧压机着火时,应紧急停机并同时切断氧气来源,发出报警信号。

8 建立设备巡查制度,定期检查管道设备承压情况,避免设备管道带病运行,超负荷运行。

9 氧压机应有紧急停车按钮,停车按钮的设置位置合理,避免紧急情况下人员无法靠近。

B

9

氮压机

1 泄漏

2 管道设备超压、破裂、设备性能老化。

3 操作不规范

窒息

人身伤害

1设备操作人员应熟悉设备安全操作,经培训考核合格方可上岗,严格按照工艺操作规程操作,避免错误操作。

2 设备所有零部件材质均应符合相应要求。

3建立设备巡查制度,定期检查管道设备承压情况,避免设备管道带病运行,超负荷运行。

4 设置必要的氧纯度实时监测报警设备,避免窒息环境。

C

10

液氧储罐

1 液氧泄漏

2 安全附件失灵

3 超压、高液位储存

4 液氧中总烃累积

5 操作不规范

燃烧爆炸

冻伤氧中毒

人身伤害

设备损坏

1 设备操作人员应熟悉设备安全操作,熟悉液氧安全知识,经培训考核合格方可上岗,严格按照工艺操作规程操作,避免错误操作。

2 储罐应有压力、流量、温度等远程监控;设置报警、联锁系统和爆破片,最大的充装量为几何容积的95%

3 建立设备巡查制度,定期对储罐及相关管线进行检查;

4 安全阀、压力表等安全设施每年定期检验并取得合格的检验报告。

5 严禁任何人员及单位在放空及溢流期间施明火。

6制定应急预案,组织培训并定期演练。

7遇到意外泄露失控,必要时应紧急停车,关闭入储槽阀门。

8 每周至少化验一次液氧储罐中的乙炔含量,其值超过0.1ppm时,应连续向储罐殊荣液氧稀释,并向外输送。

9 2017年后新建的液氧储罐,构成重大危险源的,应有安全仪表。

A

11

液氮储罐

1液氮泄漏

2 安全附件失灵

3 超压高液位储存

4 操作不规范

物理爆炸

冻伤窒息

人身伤害

设备损坏

1设备操作人员应熟悉设备安全操作,熟悉液氮安全知识,经培训考核合格方可上岗,严格按照工艺操作规程操作,避免错误操作。

2 储罐应有压力、流量、温度等远程监控;设置报警、联锁系统和爆破片,最大的充装量为几何容积的95%

3 建立设备巡查制度,定期对储罐及相关管线进行检测;

4 安全阀、压力表等安全设施每年定期检验并取得合格的检验报告。

5制定应急预案,配置相关应急器材,组织培训并定期演练。

6遇到意外泄露失控,应紧急停车,关闭入储槽阀门,并指导疏散。

7 液氮泄露时,谨防窒息和冻伤。

B

12

液氩储罐

1液氩泄漏

2 安全附件失灵

3 超压高液位储存

4 操作不规范

物理爆炸

冻伤窒息

人身伤害

设备损坏

1设备操作人员应熟悉设备安全操作,熟悉液氩安全知识,经培训考核合格方可上岗,严格按照工艺操作规程操作,避免错误操作。

2储罐应有压力、流量、温度等远程监控;设置报警、联锁系统和爆破片,最大的充装量为几何容积的95%

3 建立设备巡查制度,定期对储罐及相关管线进行检测;

4 安全阀、压力表等安全设施每年定期检验并取得合格的检验报告。

5制定应急预案,组织培训并定期演练。

6遇到意外泄露失控,应紧急停车,关闭入储槽阀门,并指导疏散。

7 液氩泄露时,谨防窒息和冻伤。

B

13

液体充装设备及管道

1 安全附件失灵

2 低温管道暴露

3 低温液体泄漏 

4 充装软管超压、脱落、泄露

5 充装软管耐压能力不足

6 液氧充装设备及管道带油脂

7 液氧充装未使用专用工具

8 操作不规范

燃烧爆炸

冻伤窒息

人身伤害

设备损坏

1设备操作人员应熟悉设备安全操作,熟悉液态产品的安全知识,经培训考核合格方可上岗,严格按照工艺操作规程操作,避免错误操作。

2 操作人员必须配置工作服、防冻手套、劳保鞋等劳动保护措施,谨防冻伤。

2 充装泵出口处应设置紧急拉断阀,以防槽车拉断。

3 低温管道应做好低温防护工作,定期检查法兰、阀门处是否泄漏。

4 冷冻液化的装卸软管应定期更换,安全阀、压力表等安全设施每年定期检验并取得合格的检验报告。

5 充装单位对冷冻液化气体的装卸软管必须每年进行一次耐压试验,试验压力为装卸用管公称压力的1.5倍。

6 冷冻液化气体的装卸用管必须标志开始使用日期。

7 企业应配置复核泵,防止液体超装。

8 氧系统不得采用非氧用压力表。

9 气体管线上,不得超出压力等级标准使用碳钢阀门或管件。

10 在可能存在低温液体或气体的管线、设备、螺栓等,不得使用碳钢等不耐低温材质。

11 低温管线或者系统,在两个阀门(包括单向阀)间等可能存在液体封闭的场合,应有安全阀或其他防超压措施。

12 液氧充装要使用专门的工具,防止静电的产生。

B

14

气体充装设备及管道

1 安全附件失灵

2 气体泄漏

3 氧气管道带油

4 管道超压

5 操作不规范

6 超温超压超速充装

7 氧气管道静电积聚

8 阀门差压高、流速过大

9 阀门有油脂、易燃物

10 垫片在富氧环境中易燃

11 压力表、压差表在纯氧或富氧环境中易燃易爆

12 液氧充装未使用专用工具

燃烧爆炸

人身伤害

设备损坏

1设备操作人员应熟悉设备安全操作,熟悉液态产品的安全知识,经培训考核合格方可上岗,严格按照工艺操作规程操作,避免错误操作。

2 操作人员必须配置工作服、手套、劳保鞋等劳动保护措施,衣物及手套严格禁油。

3充装软管应定期更换,安全阀、压力表等安全设施每年定期检验并取得合格的检验报告。汇流排上应设置压力报警装置以提醒压力。

4 充装过程应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不得擅自更改操作规程参数,不能调整充装速度过快,不能充超压。

5 企业应配置气瓶抽真空措施。

6 氧气管道的法兰连接处应铜线跨接,跨接电阻符合GB16912的相关要求

7  阀门上下游压差应有测量和补偿措施

8  适用于在纯氧或富氧环境下工作的阀门、管件、仪表等应严格禁油。

9 氧系统不得采用非氧用压力表。

10 气体管线上,不得超出压力等级标准使用碳钢阀门或管件。

11液氧充装要使用专门的工具,防止静电的产生。

A

15

循环水系统

1 水处理剂危险性理解不足

2超压

3 冷却器泄漏

药剂伤人

人身伤害

设备损坏

1 操作人员应熟悉水处理药剂的危险性,应有危化品的SDS说明书。

2设备操作人员应熟悉设备安全操作,经培训考核合格方可上岗,严格按照工艺操作规程操作,避免错误操作。

3 定期检查循环水管道,避免水、气串通。

D

16

气体输送系统

(适用于供管道气企业)

1 安全附件失灵

2 气体泄漏

3 氧气管道带油、有焊渣等杂质

4 管道超压

5 氧气管线流速过快

6 操作不规范

燃烧爆炸

人身伤害

设备损坏

1设备操作人员应熟悉设备安全操作,熟悉液态产品的安全知识,经培训考核合格方可上岗,严格按照工艺操作规程操作,避免错误操作。

2 操作人员必须配置工作服、手套、劳保鞋等劳动保护措施,衣物及手套严格禁油。

3 应控制管道的流速和压力,避免超压和流速过快。

4建立设备巡查制度,定期对供气管线进行检查。

D

17

电气系统

1 电缆线暴露

2 通断电操作不当或不及时

3 电气老化

4 防爆电器配置不合理

触电

火灾

设备损坏

1 合理配置电缆线及电气设备,特殊区域应用防爆电器。

2 操作人员应持有电工证,经培训后方可上岗,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确认安全后方可进行通断电操作。

3 定期检查电器设备和线路,及时更换有隐患的电器部件。

4 配电房应有出入管控措施,不能任意进入。

5 在钻入设备进行作业之前,应检查设备是否断电。

B

18

仪表系统

1 仪表功能失灵

2 仪表未及时检定

3 仪表配置不合理

4 通讯故障

5 随意变更联锁

6 气体泄漏

设备损坏

1 企业应按照相关要求配置仪表,以监测各项工艺参数及设备参数,关键的设备参数和工艺参数一定要配置监测仪表,不可随意删减。

2 定期检查仪表系统,对存在问题的仪表及时修复或更换。

3 定期检定仪表,保障数据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4 关键工艺点应设置联锁系统,如分子筛出口二氧化碳连锁、主冷总碳氢连锁、氧罐液位连锁、氧压机紧急停车等,应定期进行功能测试,确保连锁功能正确。

5 工艺联锁不能随意更改,以确保设备和人员操作安全。

6 在线监测仪表室内应设置在线氧纯度监测仪表和报警装置,避免气体泄漏造成缺氧或富氧环境。

C

19

液体产品

1 SDS说明书没有或不规范

2 SDS培训工作不到位

3 安全标签不规范

冻伤窒息

设备损坏

1 企业应编写各种产品的SDS说明书,并下发培训到各岗位和用户,

2 SDS说明书内容应详细实用,按照GB16483编写并备案。

3 岗位人员和用户应熟悉本岗位所接触的危化品性质和应急处置措施。

4 标签上应注明产品名称、安全处置措施、危化性质等内容。

5 液体产品除自身化学性质之外,还可引起冻伤。

B

20

气体产品

1 SDS说明书没有或不规范

2 SDS培训工作不到位

3 安全标签不规范

窒息

人身伤害

1 企业应编写各种产品的SDS说明书,并下发培训到各岗位和用户,

2 SDS说明书内容应详细实用,按照GB16483编写并备案。

3 岗位人员和用户应熟悉本岗位所接触的危化品性质和应急处置措施。

4 标签上应注明产品名称、安全处置措施、危化性质等内容。

5 气体产品除自身化学性质之外,一般带高压可引起冲击伤。

B

21

 气瓶

(含杜瓦罐)

1 气瓶性能不足

2 气瓶超压充装

3 气瓶标识不清晰

4 气瓶混用

5 气瓶倾倒

6 气瓶过期

7 气瓶上有油脂

8 气瓶上没标签

人身伤害

1 充装前、中、后均对气瓶进行安全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混用瓶、过期瓶、标识不清晰瓶、有油瓶、其它安全检查不合格的气瓶隔离处置。

2 严格按照充装规程充装,避免超压充装、速度过快充装。

3 气瓶上应有清晰的色标、充装单位、介质名称等信息。

4 气瓶在充装时和储存区域应有防倒措施

5 气瓶应贴相应的产品标签,以提示用户产品安全特性。

6 发货、使用过程中发现气瓶过期,立即停止发货或使用。

7 气瓶在使用中也应严格禁油,并防止串气或回流。

A

22

槽罐车

1 罐车性能不足

2 罐车超压超液位

3 安全附件失灵

4 阀门关不死

5 标识不清晰

6 液体泄漏

7 危险驾驶

人身伤害

车辆伤害

设备损坏

1 建立车辆巡检制度,定期检查车辆性能和槽罐性能,合格方可充装上路。

2 严格根据槽车容积进行充装,不能超压超量充装。

3 每次充装前、中、后均检查槽罐车安全附件和管路,保证安全阀、液位计、压力表等安全附件齐全准确。

4 槽罐车体应标识本车产品的名称信息,且不能混充。

B

23

设备及管道的清洗作业

1 作业人员不熟悉溶剂的安全特性,不熟悉mads说明书中关于安全/健康的危害和物质相容性等内容 

2 作业人员未穿戴合适的个人防护措施

3 未在通风良好的区域或有抽风罩的区域使用溶剂

4 在没有工业卫生监测数据区域,作业时未配备呼吸器

5 使用人员未接受过安全使用和正确处理清洗溶剂、氧清洁的培训

6 使用人员在热表面上使用溶剂

7 未对使用后的溶剂进行合理处理

8 涉氧管道设备脱脂不彻底

人身伤害

健康伤害

1 对作业人员进行SDS培训,使其掌握相关数据。

2 穿戴合适的个人防护措施,并与SDS数据核对,在危险工作许可证上记录所需的个人防护措施。

3 在没有抽风罩的情况下使用溶剂时,没有相应工业卫生监测数据证明其暴露水平不会对人体造成危害时,使用者必须穿戴被批准的过滤器或空气呼吸器。

4 回顾SDS,确认员工/承包商配置标准呼吸器,相应人员已通过资格认证。

5 确保使用人员接受过相应安全和防护培训。

6 严禁在热表面使用溶剂,防止溶剂暴露在热环境中可能分解出有害或有毒气体,尤其用于氧环境的清洗设备,确认所有设备和部件得到了彻底的干燥以去除可能的溶剂痕迹。

7 请资质第三方公司,对使用后的溶剂进行处理。

C

24

系统吹扫作业

1 吹扫时杂物飞出

2 能源隔离措施不完善、不彻底,气体串入其他系统

3 排放时造成局部空间氮含量高,氧含量低

4 排放时噪音高

5 未系安全带,脚手架或护栏存有问题

6 管道超压

7 涉氧管道吹扫不合格

8 涉氧管道吹扫气含油脂

9 吹扫露点不合格

物体打击

窒息

噪声伤害

高空坠落

1 做好吹扫挡板,避免吹扫物飞溅

2 做好吹扫流程分析、能源隔离。

3 进行受限空间/局部空间氧含量检测。

4 高处作业系好安全带。

5 做好劳动防护措施,配置必要的劳保装置。

6 涉氧管道吹扫必要时应进行脱脂处理,并检测露点数据避免管道结冰,

C

25

绝热材料的处理、去除和更换作业

(即涉及珠光砂作业)

1 作业区域未进行隔离

2 在作业前,未对夹层存在的富氧、缺氧、易燃易爆气体、有毒有害气体、湿度进行检测;

3 作业人员安全培训不到位

4 危险能量释放不到位

5 去除冷箱的隔热材料时,未遵循从冷箱的高处开始,再向低处工作

6 擅自打开侧边人孔

7 进入受限空间作业,未有效执行特殊作业程序。

8 对绝缘隔热防漏材料、软管、管道等设备维修时,未进行固定牢固;

9一个箱体内的隔热材料被移走后,与之通过管道连接的另一个箱体正在进行隔热材料移除工作时,有作业人员仍处于这个已移走材料的箱体内;

10 作业人员未佩戴防护眼镜及其他相应防护措施;

 

高处坠落

材料泄漏

缺氧窒息

人身伤害

设备损坏

1 隔离作业区域、张贴警示标识。

2 执行危险能量控制程序,严禁在正在运行的设备上进行绝热材料的增加或者移除。

3 确保夹层空气必须是常温,且氧含量在19.5%-23.0%之间。

4 作业前对所有人员培训,让其掌握紧急撤离路线及相应MSDS数据。

5 去除隔热材料必须从冷箱的高出往低处进行,防止隔热材料形成搭桥,造成安全事故。

6 作业人员必须从顶部的人孔在检查隔热材料高度。

7 在危险作业许可程序、空气检测、救援措施未完全执行前,任何工作都不得进行此种作业。

8 严格执行受限空间进入程序,按要求落实进入前的所有预防措施。

9 固定隔热材料,防止不牢固的隔热材料被风吹到工厂其他区域。

10 作业人员必须配置相应的劳动防护措施。

 

A

26

分子筛的处理去除、更换作业

1 作业区域未进行隔离

2 在作业前,未对夹层存在的富氧、缺氧、易燃易爆气体、有毒有害气体、湿度进行检测;

3 作业人员安全培训不到位

4 危险能量释放不到位

5 在复温包含二氧化硅或分子筛的容器之后,未冷却催化剂至环境温度;

6 在打开分子筛的容器盖前,未进行放空排放;

7 进入使用污氮再生分子筛床层前,未使用空气吹扫置换,未进行空气氛围检测;

高处坠落

材料泄漏

缺氧窒息

人身伤害

设备损坏

1 隔离作业区域、张贴警示标识。

2 执行危险能量控制程序,严禁在正在运行的设备上进行分子筛的增加或者移除。

3 冷却催化剂至环境温度,考虑解附带来的危害;

4 打开分子筛的容器盖前,进行放空排放,防止因压力上升,引起容器破裂或形成富氧或缺氧的环境;

5 严格执行受限空间的许可程序,落实相应预防措施;

6 进入前使用空气吹扫置换,每次的进入前都要先检测后进入。

7 在危险作业许可程序、空气检测、救援措施未完全执行前,任何工作都不得进行此种作业。

8 作业人员必须配置相应的劳动防护措施。

C

27

涉及危险化学品或有害气体的作业

1 管道开启前,未进行零能量确认

2 作业人员未穿戴和正确使用指定的防护用品

3 未执行电气和机械的锁定挂牌步骤

4 未对管道进行物理隔离,在维修工作进行之前,未对管道进行吹扫和测试

5 在存在缺氧或可能有二氧化碳存在的地方,未进行空气氛围测试

6 所有相关的工作人员,未接受过安全培训

人身伤害

1 严格执行危险工作许可程序,并进行零能量确认。

2 对作业人员进行培训,使其掌握正确使用标准的PPE, 尤其佩戴呼吸器的人员,必须经过资格认证。

3 严格执行锁定挂牌程序,并进行零能量确认。

4 进行物理隔离、管道吹扫和进行空气氛围测试。

5 进行连续监测并每小时记录。

7 定期为操作人员提供安全培训。

B

28

暴露于危险

空气氛围的作业

(即窒息或富氧环境作业)

1 工作或进入的区域存在易燃易爆、有毒有害气体

2 工作或进入的区域存在富氧、缺氧环境

3 工作或进入的区域存在放空、排放和抽真空操作。

人身伤害

1 在进入前和进入时,必须进行空气检测。

2 空气中的含氧必须在19.5%-23%之间才可进入。

3 只有检测到任何可燃气体小于10%的最低燃烧下限或爆炸下限,才可进入。

4进入前应确认放空、排放和抽真空工作不会对环境产生不良影响。

5 在危险环境下操作时,应有便携式仪器实时监测空气数据。

6 在可燃气体的氛围中,工作人员必须穿标准的阻燃服。

7 所有作业人员必须经过前期培训,获得相关潜在的易燃易爆有毒有害气体、富氧、缺氧的危害知识及应急处理措施。

8 空气检测的相关仪器,必须定期校准,确保其处于标准有效状态。

A

29

乙二醇系统

1 乙二醇泵防护罩未装好,造成外物卷入

2 设备接地不良

3 电线短路

4 裸线

5 乙二醇飞溅泄漏

6 首次投用

机械伤害

触电

灼伤

1设备操作人员应熟悉设备安全操作,熟悉乙二醇的安全知识,经培训考核合格方可上岗,严格按照工艺操作规程操作,避免错误操作。

2 首次投用时应穿戴合适的个人防护措施,并与SDS数据核对,在危险工作许可证上记录所需的个人防护措施。

3 在没有抽风罩的情况下使用溶剂时,没有相应工业卫生监测数据证明其暴露水平不会对人体造成危害时,使用者必须穿戴被批准的过滤器或空气呼吸器。

4 检查设备防护罩安装就位

5 检查电器接电系统完好。

6 处理泄漏时佩戴适合劳动防护措施(面罩、防护手套等)

C

30

LNG系统

1 管线冷却过快,管道应力设计缺陷造成管道破裂

2 加压压力控制不当造成管道超压破裂

3 外力造成管道破裂

4 天然气泄漏、工具不防爆或穿化纤衣物

5 脚手架或防护栏存在问题

6 身体接触低温物质

火灾爆炸

窒息

冻伤

高处坠落

1 设备操作人员应熟悉设备安全操作,熟悉液态产品的安全知识,经培训考核合格方可上岗,严格按照工艺操作规程操作,避免错误操作。

2 加压时控制好管道压力,投用超压联锁。

3 LNG管线及相关系统使用防爆工具。

4 选用防静电PPE

5 管线/阀组附近增装可燃气分析探头。

6 空压机入口过滤器增装可燃气分析探头。

A

31

LNG-氮换热液化系统

1 冷却速度过快,造成板式或管道破裂

2 冷却/加压速度快导致板式内漏,LNG窜入液氮循环系统进入空分冷箱系统。 

3 加压压力过高造成设备/管道损坏。 

4 天然气泄漏

5 天然气泄漏LNG冷箱

火灾爆炸

窒息

冻伤

1设备操作人员应熟悉设备安全操作,熟悉液态产品的安全知识,经培训考核合格方可上岗,严格按照工艺操作规程操作,避免错误操作。

2 严格控制管道冷却速率。

3 在氮气液化循环系统增装可燃气分析仪、定期检测。

4 LNG管道/阀组等易泄漏处增装可燃气分析探头。

5 LNG冷箱设置可燃气分析探头。

C

32

BOG(闪蒸汽)防护系统

1 BOG至接收站泻放阀关闭造成空分装置LNG系统超压无法泻放

2 BOG回收罐未开启汽化器,造成天然气未汽化,对接收站造成影响

3 接收站储罐压力高导致BOG无法泻放

管线超压

管道破裂

火灾爆炸

窒息

冻伤

1设备操作人员应熟悉设备安全操作,熟悉液态产品的安全知识,经培训考核合格方可上岗,严格按照工艺操作规程操作,避免错误操作。

2 BOG去接收站放空阀门锁开。

3 BOG汽化器进出口阀门锁开。

4 增加BOG泻放去接收站火炬系统分支

B

C            

附 录 C
(规范性附录)
氢气产品生产企业专业性风险排查管控表

C.1给出了氢气产品生产企业专业性风险排查管控表

 

C.1 氢气产品生产企业专业性风险排查管控表

 

      序号

风险点名称

潜在危险源

可能引发的

事故后果

管控措施

风险等级A/ B /C/ D

1

氢气站、供氢站、氢气罐的布置

氢气站、供氢站、氢气罐的布置不符合氢气站设计规范。

燃烧爆炸

1、宜布置在工厂常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下风侧,并应远离有明火或散发火花的地点。

2、宜布置为独立建筑物、构筑物。

3、不得布置在人员密集地段和主要交通要道邻近处。

A

2

水电解制氢系统

装置

1、未设置压力调节装置。

2、氢出气管和氢气总管之间,氧出气管和氧气总管之间未设置放空管、切断阀和取样分析阀。

3、原料水制备装置不符合系统的要求。

4、未设碱液配制及回收装置、碱液过滤器。

设备损坏

1、应设置压力调节装置,以维持水电解槽的出口氢气与氧气之间一定的压力差值。

2、  生产装置的氢出气管和氢气总管之间,氧出气管和氧气总管之间,应设有放空管、切断阀和取样分析阀。

3、  应设有原料水制备装置,包括原料水箱、原料水泵等。原料水泵的出口压力应与制氢系统工作压力相适应。

4、  应设有碱液配制、回收装置。水电解槽入口应设碱液过滤器。

    C

3

水电解制氢系统制取的氧气监控

当回收电解氧气时,未设置氧中氢自动分析仪和手工分析装置,未安装氧中氢超浓度报警装置。

1、设备损坏

2、燃烧爆炸

1、  当回收电解氧气时,必须设置氧中氢自动分析仪和手工分析装置,并安装氧中氢超浓度报警装置。(氢含量不得超过0.4%。)

2、  电解氧气回收或直接排入大气时,均应采取措施保持氧气与氢气压力的平衡。

B

4

 

氢气压缩机

 

未安装相应的安全保护装置

1、设备损坏

2、人身伤害

 

1、 压缩机的出口与第1个切断阀之间应设安全阀。

2、 压缩机的进、出口应设高低压报警和超限停机装置。

3、 润滑油系统应设油压过低或者油温过高的报警装置。

4、 压缩机的冷却水系统应设温度或者压力报警和停机装置。

5、 压缩机的进、出口管道应设有置换吹扫口。

B

5

氢气压缩机的传动部位

未采取安全防护措施

设备损坏

氢气压缩机和电动机之间联轴器或皮带传动部位,应采取安全防护措施。当采用皮带传动时,应采取导除静电的措施。

C

6

氮气置换

吹扫设施

  未对氮气中含氧量进行监测

燃烧爆炸

制氢系统、供氢系统,应设有含氧量小于 0.5% 的氮气置换吹扫设施。

C

7

原料水制备

(水电解制氢)

  原料水制取装置、原料水泵不符合制氢装置的要求

设备损坏

1、  原料水制取装置的容量,不应小于4h原料水耗量;原料水储水箱的容量不应小于8h原料水耗量;原料水泵的供水压力,应大于制氢装置的工作压力。

2、  原料水制取装置、储水箱及其水泵的材质,应采用不污染原料水水质和耐腐蚀的材料制作。

C

8

水电解制氢间内的通道

主要通道及设备净距不符合

安全要求。

1、人身伤害

2、设备损坏

水电解制氢间内的主要通道,不小于2.5米;水电解槽之间的净距不小于2.0米;水电解槽与墙之间的净距不小于1.5米。

C

9

氢气站内房间的建筑结构

建筑结构不符合安全要求。

1、燃烧爆炸

2、设备损坏

1、氢气站、供氢站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应为单层建筑;2、氢气站、供氢站内有爆炸危险房间应按现行的《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规定,设置泄压设施。3、有爆炸危险房间与无爆炸危险房间之间,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3.0h的不燃烧体防爆防护墙隔开。

B

10

制氢设备控制室或机柜间

建筑结构及布局不符合安全要求。

1、燃烧爆炸

2、人身伤害

3、设备损坏

1、  其面向具有火灾、爆炸危险性装置一侧的安全防护距离应符合《石油天下足球网:设计防火规范》(GB50160-2008)表4.2.12等标准规范条款提出的防火间距要求,且控制室、机柜间的建筑、结构满足《石油天下足球网:控制室设计规范》(SH/T3006-2012)第4.4.1条等提出的抗爆强度要求。

2、  面向具有火灾、爆炸危险性装置一侧的外墙应为无门窗洞口、耐火极限不低于3小时的不燃烧材料实体墙。

A

11

建、构筑物防雷(感应雷、直击雷)

措施

防雷(感应雷、直击雷)措施不符合安全要求。

设备损坏

氢气站、供氢站的防雷分类不应低于第二类防雷建筑,符合《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10要求。

B

12

氢气缓冲罐或储罐

未设置储罐或安全防护装置不完整

1、设备损坏

2、人身伤害

 

1、  氢气压缩机前应设氢气缓冲罐,应采取措施确保吸气侧的氢气为正压。

2、 应设有安全泄压装置,如安全阀等。应设压力测量仪表。

3、 氢气罐顶部最高点,应设氢气放空管。

4、 应设氮气吹扫置换接口。(氮气的含氧量小于 0.5%

5、遇到意外泄漏失控,设备应紧急停车,关闭入储罐阀门,并指导疏散。

B

13

甲醇(原料)储罐

(只适用于甲醇裂解转化制氢工艺)

甲醇储罐的日常管理和检维修管理不完善

设备损坏

1、应有储罐年度维护、修理、防腐计划;2、认真按规定的时间、路线和内容进行巡回检查,运行记录齐全;3、对储罐呼吸阀、阻火器、温度计、液位计等附件定期检查或检测,有储灌附件检查维护记录;4、定期进行甲醇储罐的防雷防静电接地电阻测试,有测试记录。5、储罐有液位监控、报警功能,可联锁切断甲醇进口。

6遇到意外泄漏失控,设备应紧急停车,关闭入储灌阀门,并指导疏散。

C

14

甲醇罐区的安全防护措施

(只适用于甲醇裂解转化制氢工艺)

罐区无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

1、人身伤害

2、设备损坏

1、  罐区的防火堤应符合《防火堤设计规范》GB50351-2005 规范的相关要求:1)防火堤的材质、耐火性能以及伸缩缝配置应满足规范要求;2)防火堤容积应满足规范要求,并能承受所容纳甲醇液体的静压力且不渗漏;3)防火堤内不得种植作物或树木,不得有超过0.15m 高的草坪。

2、  罐区可燃气体或有毒气体监测报警器的设置应满足《石油天下足球网:企业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设计规范》GB50493-2009 的要求。

3、  罐区的消防设施齐全完好;照明设施齐全,符合安全防爆规定;喷淋冷却设施齐全好用;有氮封系统的,氮封系统正常投用、完好。

B

15

加热炉的管理与

运行

(只适用于甲醇裂解转化制氢工艺)

  加热炉不符合特种设备

  的管理要求

1、人身伤害

2、设备损坏

1、加热炉及部件,按照特种设备安全法的要求,应办理特种设备使用登记证。

2、加热炉现场运行管理,应符合:1)加热炉应在在设计允许的范围内运行,严禁超温、超压、超负荷运行;2)加热炉膛内燃烧状况良好,不存在火焰偏烧、燃烧器结焦等;3)加热炉的炉用控制仪表以及检测仪表应正常投用,无故障。

3、加热炉基础外观不得有裂纹、蜂窝、露筋、疏松等缺陷。

4、加热炉的烟道和封闭炉膛均应设置爆破门。

B

16

氢气管道

及阀门

管道及阀门的材质不符合氢气站设计规范及国标

1、  管道燃烧爆炸。

2、设备损坏。

3、人身伤害。

1、氢气管道的管材,应采用无缝钢管;阀门宜采用球阀、截止阀;阀门的材料,应符合GB 50177-2005 12.0.3 条的规定。

2、氢气管道的连接,应采用焊接。与设备、阀门的连接,可采用法兰或锥管螺纹连接。螺纹连接处,应采用聚四氟乙烯薄膜作为填料。

3、氢气管道穿过墙壁或楼板时,应敷设在套管内,套管内的管段不应有焊缝。管道与套管间,应采用不燃材料填塞。

C

17

氢气放空管及阻火器

氢气放空管及阻火器不符合氢气站设计规范

1、  燃烧爆炸。

2、设备损坏。

3、人身伤害。

氢气放空管,应设阻火器。阻火器应设在管口处。放空管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应引至室外,放空管管口应高出屋脊1米;2)应有防雨雪侵入和杂物阻塞的措施;3)压力大于0.1MPa时,阻火器后的管材,应采用不锈钢管。

B

18

氢气管道

(架空敷设)

   架空敷设的氢气管道不符合氢气站设计规范

1、  燃烧爆炸。

2、设备损坏。

3、人身伤害。

1、 应敷设在不燃烧体的支架上;

2、  架空氢气管道与其他架空管线之间的最小净距,按GB 50177-2005附录B的规定执行;

3、  架空氢气管道与建筑物、构筑物、铁路和道路等之间的最小净距,按GB 50177-2005附录C的规定执行。

C

19

氢气管道

(埋地敷设)

   埋地敷设的氢气管道不符合氢气站设计规范

1、  燃烧爆炸。

2、设备损坏。

3、人身伤害

1、埋地敷设深度,应根据地面负荷、土壤冻结深度等条件确定,管顶距地面不宜小于0.7 米。

2、应根据埋设地带的土壤腐蚀性等级,采取相应的防腐蚀措施;

3、与建筑物、构筑物、道路及其他埋地敷设管线之间的最小净距,按GB 50177-2005附录D、附录E的规定执行;

4、不得敷设在露天堆场下面或穿过热力沟。

C

20

氢气管道的防雷

装置

防雷接地装置不符合氢气站设计规范

设备损坏

 

1、 室外架空敷设的氢气管道应与防雷击感应的接地装置相连。距建筑物100米内管道,每隔25米左右接地一次,其冲击接地电阻不应大于20Ω

2、埋地氢气管道,在进出建筑物处应与防雷电感应的接地装置相连。

C

21

露天布置的氢气站设备的防雷接地

防雷接地装置不符合氢气站设计规范

设备损坏

 

1、 氢气罐等有爆炸危险的露天钢质封闭容器,当其壁厚大于4mm,可不装设接闪器,但应有可靠防雷接地,接地点不应小于2处;两接地点的间距不宜大于30米,其冲击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Ω

2、  氢气站内的设备、管道、构架、电缆金属外皮、钢屋架和突出屋面的放空管等应接到防雷电感应接地装置上。管道法兰、阀门等连接处,应采用金属线跨接。其跨接电阻应小于0.03Ω

B

22

安全阀

1、  安全阀的设定起跳压力,不符合相应的国家标准。

2、  安全阀出口,不符合安全要求。

1、 燃烧爆炸。

2、设备损坏。

1、  单个安全阀的起跳压力不应大于设备的设计压力。当一台设备安装多个安全阀时,其中一个安全阀的起跳压力不应大于设备的设计压力;其他安全阀的起跳压力可以提高,但不应大于设备设计压力的1.05倍。

2、  氢气等可燃气体设备的安全阀出口应连接至适宜的设施或系统。

C

23

电气设备选型

电气设备选型不符合《爆炸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50058-2014

1、 燃烧爆炸。

2、设备损坏

有爆炸危险环境的电气设施选型,不应低于氢气爆炸混合物的级别 (ⅡC)。

有爆炸危险环境的电气设计和电气设备、线路接地,应遵守《爆炸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50058-2014

B

24

电缆和导线

1、电缆线暴露。

2、电气设备老化。

1、触电事故

2、设备损坏

 

在有爆炸危险环境内,敷设导线或电缆用的保护钢管,必须在下列各处做隔离密封:

1、导线或电缆引向电气设备接头部件前;2、相邻的环境之间

C

25

防漏电保护

接地

防漏电保护接地装置不符合安全法规。

1、触电事故

2、人身伤害

 

设备的金属外壳应采取防漏电保护接地;PE 线若明设时,应选用不小于4 平方毫米的铜芯线,不得使用铝芯线;PE 线若随穿线管接入设备本体时,应选用不小于2.5 平方毫米的铜芯线或不小于4 平方毫米的铝芯线;PE 线不得搭接或串接,接线规范、接触可靠;明设的应沿管道或设备外壳敷设,暗设的在接线处外部应有接地标志;PE 线接线间不得涂漆或加绝缘垫。

C

26

电缆桥架

电缆无阻燃措施,不符合相关设计规范。

1、触电事故

 2、人身伤害

电缆必须有阻燃措施。电缆桥架符合相关设计规范。如《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 GB 50217-2007

C

27

水电解槽的直流

电源

水电解槽的直流电源配置不符合氢气站设计规范。

1、设备损坏

2、人身伤害

制氢装置的水电解槽的直流电源配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每台水电解槽,应采用单独的晶闸整流器或者硅整流器供电。整流器应有调压功能,并宜具备自动稳流功能;

2、整流器应配有专用的整流变压器。三相整流变压器绕组的一侧,应按三角形接线。

3、整流装置对电网的谐波干扰,应按国家限制谐波的有关规定执行。

C

28

可燃气体或有毒气体监测报警器

生产区域内的可燃气体监测报警器的设置,不符合相关设计规范。

1、设备损坏

2、人身伤害

可燃气体或有毒气体检测报警器设置应满足《石油天下足球网: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设计规范》。重点:1.检测点的设置:应符合《石油天下足球网: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设计规范》 第4 章,第4.1条至第4.4 条; 2.检(探)测器的安装:应符合GB50493-2009 6.1条;3.检(探)测器的选用:应符合GB50493-2009 5.2条;4.指示报警设备的选用:应符合GB50493-20095.3.1条和第5.3.2 条;5.报警点的设置:应符合GB50493-2009 5.3.3 条;6.检测报警器的定期校验:检定周期一般不超过一年。              

A

29

仪表电源

仪表电源没有采用UPS不间断电源供电。

1、设备损坏

2、人身伤害

氢气生产自动控制系统(含联锁系统);重要的在线分析仪表(如安全联锁仪表)等,应采用UPS不间断电源供电。

B

30

仪表系统的防静电接地

控制室、机柜室、过程控制计算机的机房,未设置防静电接地

1、设备损坏

2、人身伤害

安装DCSPLCSIS 等设备的控制室、机柜室、过程控制计算机的机房,应考虑防静电接地。这些室内的导静电地面、活动地板、工作台等应进行防静电接地。

C

31

事故排风机

事故排风机没有与氢气检漏报警装置联锁

1、设备损坏

2、人身伤害

有爆炸危险房间内,应设氢气检漏报警装置,并应与相应的事故排风机联锁。当空气中的氢气浓度达到0.4%(体积比)时,事故排风机应能自动开启。

A

32

仪表的防爆等级

仪表的防爆等级不符合相应的国家标准。

1、设备损坏

2、人身伤害

爆炸危险场所的仪表、仪表线路的防爆等级应满足氢气区域的防爆要求(ⅡC);且应具有国家授权的机构发给的产品防爆合格证。

B

33

氢气产品中的杂质监控仪表

未设置氢气中氧杂质含量的在线分析仪。

1、设备损坏

 

在水电解工序后,或者变压吸附工序后,一般在进入氢气缓冲罐之前,应设置氢气中氧杂质含量的在线分析仪。(根据最终产品是工业氢还是高纯氢,设定氧杂质的控制指标)

B

34

仪表设备的现场管理

1、仪表设备未及时维护、未做防护措施。

2、仪表未及时检定

3、随意变更联锁

1、设备损坏

2、人身伤害

1、  机房防小动物、防静电、防尘及电缆进出口防水措施应完好。

2、 联锁系统设备、开关、端子排的标识齐全准确清晰。紧急停车按钮是否有可靠防护措施。

3、  可燃气体检测报警器、有毒气体报警器传感器探头应完好,无腐蚀、无灰尘;手动试验声光报警正常,故障报警完好。

4工艺联锁不能随意更改,以确保设备和人员操作安全。

C

35

循环水系统及水处理药剂

1、对水处理药剂的危险性理解不足,没有加药操作规程。

2、对水处理业务的承包商管控不到位。

3 、管道泄漏。

1、药剂腐蚀

2、人身伤害

3、设备损坏

1、操作人员应熟悉水处理药剂的危险性,应有危化品的MSDS安全技术说明书;加药操作规程需要在操作间内上墙公示。

2、水处理加药操作间门口,应设有醒目的安全警示标志,并配置洗眼、冲淋等个体防护设备。

3、对水处理业务的承包商需进行资质审核、签订正式协议、培训教育等内容。

4、定期检查循环水管道,避免水、气串通。

C

36

气瓶充装过程

气瓶充装不符合相应的国标要求

1、设备损坏

2、人身伤害

1、气瓶充装单位应当设置符合安全技术规范要求的气瓶待检区、不合格瓶区、待充装区和充装合格区,并应设置明显的隔离措施。

2、应指定检查人员对气瓶进行充装前、充装后检查,并不得指派同一人进行气瓶的检查与充装。

3、充装前检查、充装后检查的内容,应符合《压缩气体气瓶充装规定》的要求。

4、在充装后检查合格的气瓶上,必须粘贴气瓶警示标签和产品合格标签。

B

37

抽真空处理

没装余压保持阀的氢气瓶,充装前若未做抽真空处理,可能会导致充装中发生事故。

1、 燃烧爆炸

2、设备损坏

3、人身伤害

充装可燃性气体(如氢气)、氧化性气体(如氧气)的气瓶,如没装设余压保持阀,重复充装前应进行抽真空处理。可燃性气体气瓶抽真空至-80kPa以下,氧化性气体气瓶抽真空至-50kPa以下。

B

38

气瓶的充装量

气瓶充装量未按照相应的国标进行控制,过量充装会导致事故。

1、超压爆炸

2、设备损坏

3、人身伤害

气瓶的充装量应严格控制,确保气瓶在基准温度(国内使用的,定为20℃)下,瓶内气体的压力不超过气瓶水压试验压力的2/3

B

39

氢气充装管道与瓶阀的连接型式

采用夹具连接瓶阀,可能会导致泄漏等安全事故

1、燃烧爆炸

2、人身伤害

气瓶充装输气管与瓶阀的连接型式应为螺纹连接,禁止采用夹具连接充装。

C

40

氢气灌瓶间、实瓶间、空瓶间和汇流排间

1、 通道宽度不符合安全要求。

2、 没有防止瓶倒的措施。

3、 氢气灌瓶间内没有设置防

护墙。

4、  氢气灌瓶间、氢气汇流排间和实瓶间,没有防止阳光直射气瓶的措施。

1、人身伤害

2、设备损坏

1、氢气灌瓶间、实瓶间、空瓶间和汇流排间的通道净宽度不小于1.5米,并应设有防止瓶倒的措施。

2、氢气灌瓶间内,应设置高度不低于2米的防护墙。氢气灌瓶间、氢气汇流排间和实瓶间,应采取防止阳光直射气瓶的措施。

 

C

41

气瓶装卸

1、用抛、滚、滑、摔、碰等方式装卸气瓶,造成气瓶的碰撞损坏。

2、装卸时, 不配备瓶帽,造成气瓶阀门撞坏而泄漏。

1、人身伤害

2、设备损坏

1、装卸气瓶应轻装轻卸,避免气瓶相互碰撞或与其他坚硬的物体碰撞,不应用抛、滚、滑、摔、碰等方式装卸气瓶。

2、装卸气瓶时,应配备好瓶帽,注意保护气瓶阀门,防止撞坏。

 

B

42

  气瓶入库储存

1、气瓶未固定,没有防止气瓶倾倒的措施。

2、气瓶未分区摆放,没有明显的区域标志。

3、未设置氢气检漏报警装置。

4、电气设施的选型,未达到氢气爆炸混合物的级别。

1、 燃烧爆炸

2、设备损坏

3、人身伤害

1、 气瓶入库后,应将气瓶加以固定,防止气瓶倾倒。

2、  气瓶在库房内应摆放整齐,空瓶、实瓶和不合格瓶应分别存放,并有明显的区域和标志,要留有可供气瓶短距离搬运的通道。

3、  氢气瓶的库房,应设置相应的氢气检漏报警装置。

4、  电气设施选型,不应低于氢气爆炸混合物的级别 (ⅡC),

符合《爆炸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50058-2014

 

 

B

 

 

 

C  

D           

附 录 D
(规范性附录)
乙炔产品生产企业专业性风险排查管控表

D.1给出了乙炔产品生产企业专业性风险排查管控表

 

D.1 乙炔产品生产企业专业性风险排查管控表

 

序号

风险点名称

潜在危险源

可能引发的

事故后果

管控措施

 

风险等级A/ B /C/ D

1

电石仓库

1电石仓库地势低;

2电石存放超量;

3电石库漏水

电石遇水易发生火灾爆炸

1)电石库不能建在地势低洼处,库内地面应高于库外地面20CM;

2)电石库要保持干燥、通风、不漏雨水;

3)使用防爆电器,仓库要安装可燃气体检测报警器;

4)电石粉末要清理干净;

5)电石仓库要配备干粉灭火器,严禁用水灭火。

A

2

密闭加料式的乙炔发生器

 

 

 

乙炔发生器加料设施氮气置换(吹扫)不合格(氧超标)

 

发生器着火或爆炸

1)电石料斗加入电石前应对料斗进行氮气吹扫,防止在倒入电石时发生着火事故。

2)加完电石的加料斗,与乙炔发生器联接好后,应对加料斗及加料斗与发生器联接处的空间进行氮气置换,并进行含氧量分析,含氧量应<3%(体积百分比)

3)加料斗与发生器联接应密封状态良好,不漏气。

4)用于置换的氮气压力不宜过高,应≤0.1Mpa,应考虑防止氮气与空气混合后,因压力过高而进入发生器。

5)当加料斗下料阀或乙炔发生器与加料斗之间阀门出现故障时,应停止生产,降低乙炔发生器内的压力(必要时进行氮气置换后)方可进行。

6)电石进料量应该与气柜高低位或缓冲罐压力设自动化控制联锁设施。

A

3

对于敞开式乙炔发生器:

 

安全设施不完善

发生器着火或爆炸

1)应在加料口设置引风口,能将投入电石时产生的乙炔气引出室外,引风机的排风量能满足外漏乙炔气量最大时也达不到爆炸下限。

2)加料管下的分布盘应设计合理,不投料时,乙炔气应不外漏。

3)每次投料量不宜过大,应采取多次少量的投料方式。要保持溢流,不能超温。

4)应使用硫磷含量较低的电石(磷含量高易引发着火事故)

5)乙炔发生岗位能观察到乙炔气柜的高低状态,并有高、低报警设置。

A

4

乙炔发生器其它配套设施

乙炔发生器其它安全设施不完善,工艺指标控制不达标

引发生产事故

1)乙炔发生器应设置紧急进水设施。

2)乙炔发生器使用澄清渣水时,应设置高位水箱(储位水箱),水出口管应设置止逆阀,并设水箱低位报警设施。

3)乙炔器内的反应温度不应大于85℃。

A

5

乙炔气柜

安全设施不完善

 

引发生产事故

1)设置高低位报警功能。

2)自动加料乙炔发生器与气柜高、低位进行联锁控制加料。

3)当气柜达到最低限时,乙炔压缩机自动联锁停机。

4)当气柜达到最高限时,自动停止加料。

5)设置防抽瘪设施。

B

6

乙炔净化装置(次氯酸钠法)

次氯酸钠溶液未进行分析化验次氯酸钠净化液有效氯含量超过015%PH值<7

容易引发生产事故

1)配备次氯酸钠有效氯含量分析化验设备。

2)净化液配制的浓度不得高于0.15%(有效氯含量)

3)次氯酸钠溶液的PH值不应≤7

B

7

乙炔净化装置(浓硫酸净化装置

安全设施不完善

 

引发生产事故

1)净化塔设置温度检测和报警设施,控制进出净化塔乙炔气的温度,防止超高。

2)应设置气水分离器或低压干燥器等脱水设备。

3)设置防酸硫大量泄漏的措施,如围堰。

 

B

 

8

乙炔压缩机

未设置自控联锁设施

设备损坏、超压爆炸、造成系统负压

1)压缩机入口压力设低限自动停机联锁。

2)压缩机出口压力高于设定值(2.45Mpa),自动停机联锁。

3)按要求设置安全阀

A

9

乙炔干燥装置(分子筛自动干燥器)

未设安全设施

或安全设施失灵

超压、容器爆炸、着火

1)应设置自动化控制系统。

2)设置背压阀、压力表、安全阀、阻火器、油水分离器等。

3)压缩机除油槽内的油水含高压乙炔气时,不能直接排放,应先经油水分离器将高压乙炔气回收制低压系统后,再将油水外排。

B

10

气瓶充装前

乙炔瓶充装前未按要求进行检验。

气瓶充装过程中易引发事故

1)气瓶剩余压力检验(查不合格气瓶处理记录)

2)气瓶充装前重量检验(查丙酮补加记录)

3)气瓶外观项目检验(是否过期、腐蚀、瓶头阀损坏、划痕等)

B

不合格气瓶未按规定处理

 

 

气瓶充装过程中易引发事故

1)对没有剩余压力的气瓶或气瓶阀门未关闭的气瓶,应进行抽真空处理,并用0.2Mpa以下的乙炔气进行置换至乙炔纯度≥98%

2)对于缺丙酮的乙炔气瓶,进行补加丙酮。

11

气瓶充装

乙炔气瓶未按规定充装

气瓶充装过程中易引发事故

1)不能超流速充装,不能超温,充装完后要静置8小时。

2)气瓶在充装过程中,应对充装系统的连接处泄漏点进行检查及时解决漏气点。

A

12

气瓶充装排及充装软管设施

1 应按要求设置阻火设施

 

引发事故扩大

1乙炔高压干燥器出口管路处应设阻火器

2乙炔各充装排的主截止阀前应设阻火器

3乙炔充装排各气瓶充装的分配截止阀后应设阻火器

4乙炔放空管上应设阻火器

5高压乙炔的回气管路上应设阻火器

6乙炔汇流排的输气总管上应设阻火器

B

13

防爆防静电设施

1 未按要求设置

 

引发事故

1 乙炔生产车间配有仓库等甲类生产及存储场所,应设置可燃气体报警器,距离释放源1.5-2米。

2 乙炔生产储存场所,防爆电器应选用ExdCT4以上级别或本质安全型

3导除静电的接地装置应与生产厂房的防静电接地网连接且接地电阻应不大于10 Ω

B

14

消防设施

1 未按要求设置

 

影响事故救援,造成事故扩大

1、消防水泵应有备用,且扬程符合要求

2、乙炔充装间应设置应急水喷淋灭火系统

3、消防水池的容量应满足消防用水要求

4、按要求配置干粉灭火器,每个配置点不能少于2具。

 

B

 

15

其它方面

 

生产操作前检查未做到位

引发着火或爆炸事故

1)乙炔低压设备及管道系统原则上每天都生产的,系统应保证正压防止空气混入系统。

B

 

2)对于不能保证正压的乙炔设备或管道使用前应进行氮气(或乙炔气)置换,分析合格后方可使用。

16

气瓶运输

安全设施不完善

运输过程中容易引发事故

1乙炔运输必须使用危险化学品车运输,车辆易配备升降尾板。

2乙炔气瓶运输过程中应直立运输,做好防倾倒措施,尽量避免气瓶碰撞摩擦。

3易配备便携式乙炔气泄漏报警仪。

4运输乙炔气瓶的驾驶员及押运员应进行应急培训,并持证上岗。

2 员工应按规定在作业时穿戴好劳保用品。

3 劳保用品使用应经过专业培训,应视情况定期更新以保障性能。

C

 

 

 

D  

E            

附 录 E
(规范性附录)
二氧化碳产品生产企业专业性风险排查管控表

E.1 给出了二氧化碳产品生产企业专业性风险排查管控表

 

E.1 二氧化碳产品生产企业专业性风险排查管控表

 

序号

风险点名称

潜在危险源

可能引发的

事故后果

管控措施

风险等级A/B/C/D

1

二氧化碳压缩机

1、油压过低;

2、飞轮防护罩不完善;

3、压缩机误启动;

4、排气处温度高;

5、用电设备漏电;

6、噪音;

7、压力容器超压;

8、漏油;

1、机械伤害

2、设备损坏

3、烫伤伤害

4、电击伤害

5、听力损害

6、环境污染

1 、设置油压过低联锁保护;

2、定期对联锁装置进行检查;

3、飞轮防护罩要牢固且能防止人员触碰到飞轮;

4、设置油泵先启动方可启动压缩机联锁保护措施;

5、危险源处设置各种安全警示标识;

6、操作人员必须佩戴劳动防护用品;

7、压力表、安全阀等安全附件在有效期内;

8、压力容器定期进行年度检验和全面检验;

9、设置高压电动机设备继电保护器和低压电动机保护器;

10、设备设有良好的接地措施;

11、设有漏油收集措施;

12、定期进行巡检并做好记录;

B

2

原料气缓冲罐

1、压力过低;

1、设备损坏;

1、操作人员应熟悉二氧化碳压缩机的操作;

2、设置原料气低压联锁保护;

D

3

净化器

1、热吹管道温度高;

2、吸附剂粉尘;

3、吸附剂固废;

1、烫伤伤害;

2、粉尘伤害;

3、环境污染;

1、设置安全警示标识;

2、操作人员必须佩戴劳动防护用品;

3、更换出来的吸附剂需找有资质的单位及时处理;

D

4

加热风机

1、噪音;

2、漏电;

3、转动部位伤害;

1、听力损害;

2、电击伤害;

3、机械伤害;

1、设置隔音罩;

2、使用噪音小的设备替代噪音大的设备;

3、设置职业卫生告知牌;

4、操作人员必须佩戴劳动防护用品;

5、转动部位增加防护罩进行隔离;

6、设有良好的接地措施;

7、设置电动机保护器;

C

5

氨液分离器

1、液位过高;

2、压力过高;

1、设备损坏;

2、液氨温度过高不能使二氧化碳液化;

1、设置远传压力传感器及液位计,并设高低压力报警;

2、设置安全阀,并确保安全阀在有效期内;

C

6

提纯塔

1、塔釜热源不足;

2、塔釜热源过量;

3、塔釜液位过低;

4、塔釜液位过高;

5、塔釜压力过高;

1、产品质量不达标;

2、设备损坏;

124小时对产品在线监测;

2、设置远传压力传感器及液位计,并设高低压力报警;

 

B

7

制冷冰机

1、吸气压力过低;

2、排气压力过高;

3、油压差过低;

4、氨气泄漏;

5、转动部位伤害;

6、设备漏电;

7、入口温度过低;

8、油温过高;

9、排气温度过高;

1、机械伤害;

2、设备损坏;

3、冻伤;

4、急性中毒;

5、电击伤害;

6、火灾爆炸;

1、设置高压电动机设备继电保护器;

2、设置低压电动机保护器;

3、设有良好的接地措施;

4、设置吸气压力过低联锁保护停机;

5、设置排气压力及排气温度超高联锁保护停机;

6、设置油温过高联锁保护停机;

7、排气出口设置安全阀,并确保安全阀在有效期内;

8、设置油压差过低联锁保护停机;

9、油压差远传至控制室进行监控;

10、现场设置防毒面具、防酸碱手套、防爆工具等应急物资;

11、现场设置氨浓度检测仪,并且有声光报警;

12、入口管道保冷完好;

13、转动部位防护罩完好牢固;

14、用电设备均使用防爆电器;

B

8

蒸发式冷凝器

1、设备漏电;

2、转动部位伤害;

3、压力过高;

4、水位过低;

1、机械伤害;

2、电击伤害;

3、设备损坏;

4、急性中毒;

5、火灾爆炸;

1、设置低压电动机保护器;

2、设备有良好的接地措施;

3、转动部位防护罩完好牢固;

4、出口管道设置安全阀,且确保安全阀在有效期内;

5、用电设备均使用防爆电器;

6、设置浮球阀等自动控制水位;

7、定期对蒸发式冷凝器等设备进行巡检;

C

9

液氨储罐

1、氨气泄漏;

2、压力过高;

3、液位过高;

4、温度过高;

1、急性中毒;

2、设备损坏;

3、火灾爆炸;

1、现场设置氨浓度检测仪,并且有声光报警;

2、罐顶设置安全阀,且确保安全阀在有效期内;

3、确保安全阀与罐体间的阀门为全开状态,并且上有铅封;

4、设置温度远传、液位远传、压力远传至控制室,且有高低报警;

5、设置罐体水喷淋降温措施;

6、设置氨泄漏收集措施;

7、设置紧急泄氨措施;

8、气相、液相均设有紧急切断装置;

B

10

液氨卸车位(

制冷剂补充卸车位)

1、氨气泄漏;

2、车辆撞击;

3、管道拉断;

1、急性中毒;

2、设备损坏;

3、火灾爆炸;

1、设置紧急拉断阀;

2、设置三角木等措施防止车辆滑动;

3、卸车时,罐车必须熄火并将车钥匙上交充装人员;

4、现场设置操作规程或作业指导书;

5、现场设置相应的安全警示标识;

6、液相管道安装紧急切断阀;

7、现场设置氨气检测仪,并有声光报警;

8、现场设置有效的灭火器;

9、设置有效合理的防撞柱保护设备及管道;

10、装车位应有明显的地面标识;

11、现场用电设备均选用防爆电器;

B

11

二氧化碳储罐

1、二氧化碳泄漏;

2、压力超高;

3、液位超高;

4、压力过低;

1、窒息;

2、冻伤;

3、设备损坏;

4、形成干冰从而堵塞管道;

1、现场设置氧浓度报警;

2、设置现场和远传压力,确保现场压力表在有效期内;

3、设置液位高高报警和低低报警;

4、进出口液相管道安装紧急切断阀;

5、设置压力高高报警和低低报警;

6、每个储罐设置两组安全阀,且确保安全阀在有效期内;

7、确保罐体保冷措施完好;

8、储罐定期进行年度检验和全面检验;

9、储罐安全阀排放口需要高出地面3.5m以上;

B

12

二氧化碳装车泵

1、设备漏电;

1、电击伤害;

1、设置良好的接地措施;

2、设置电动机保护器;

C

13

二氧化碳装车位

1、车辆撞击;

2、充装过量;

3、管道拉断;

4、临时用电;

1、机械伤害;

2、超载;

3、电击伤害

1、现场设置操作规程或作业指导书;

2、装车位设置独立地磅或流量计计量,控制罐车超装,出厂时需经复称复核;

3、临时用电严格按照临时用电管理制度进行管控;

4、装卸车时,罐车必须熄火并将车钥匙上交充装人员;

5、液相管道上安装紧急切断阀;

6、装卸鹤管上安装拉断阀;

7、设置有效合理的防撞柱保护设备及管道;

8、设置三角木等措施防止车辆滑动;

9、现场设置相应的安全警示标识;

10、临时用软管充装应有严格的管理制度确保人员及设备安全;

11、装车位应有明显的地面标识;

C

14

原料气管道

1、二氧化碳泄漏;

2、管道腐蚀;

1、人员窒息;

2、设备损坏;

1、巡检人员需配备便携式氧浓度检测仪,并确保氧浓度检测仪在有效期内;

2、原料气含水时管道低点设置排凝阀,并定期进行排水;

D

15

循环水池

1、液位过低;

2、液位过高;

3、人员坠落;

1、生产装置整体温度过高;

2、环境污染;

3、人员伤害;

1、定期对循环水池进行巡检;

2、确保切断补水循环水池的容积满足一个巡检周期;

3、设置浮球阀等自动控制水池水位;

4、设置完好牢固的防护措施确保人员安全;

C

16

涉氨区域

1、氨气泄漏;

2、雷电、静电火花

1、急性中毒;

2、火灾爆炸;

1、现场氨气检测仪合理布局;

2、≤4颗螺栓的法兰均需静电跨接;

3、设置区域警戒线;

4、出入口设置静电消除柱,人员进入前应消除人体静电;

5、现场设置防毒面具、防酸碱手套、防爆工具、灭火器等应急物资,并确保物资的有效性;

6、现场设置洗眼器且覆盖半径<15m

7、定期进行防雷检测,检测合格且在有效期内;

8、所有进入的电器均为防爆电器;

9、现场设置相应的安全警示标志;

10、操作人员进入必须佩戴相应的劳动防护用品;

11、现场设置安全告知牌;

12、电缆桥架静电跨接,并接地;

B

17

气防站

1、人身安全保障不足;

1、救助不足;

2、急性中毒;

3、人员伤害;

1、气防站的设立、物资配备、场地配备及人员配备按照《气体防护站设计规范》(SY/T6772-2009)及其它相关规范、法规执行;

2、定期对应急救援物资进行检查,确保物资的有效性;

3、定期对员工进行应急救援培训;

4、设置足够的专职或兼职应急救援人员,并持证上岗;

5、配备便携式氧浓度检测仪和氨浓度检测仪(一用一备),并定期进行检验确保在有效期内;

B

18

临时用电

1、  设备漏电;

2、  电缆绝缘老化;

3、  使用非防爆电器;

1、  电击伤害;

2、  火灾爆炸;

1、严格执行《临时用电作业许可证》的办理及审批;

2、临时用电线路架空时,不得采用裸线,装置内不得低于2.5米,穿越道路不得低于5米;

3、临时用电横穿道路时要有可靠的保护措施;

4、临时用电设施应设专人维护管理,每天必须进行巡回检查,确保临时供电设施完好;

5、临时用电设施,必须安装符合规范要求的漏电保护器,移动工具、手持式电动工具应一机一闸一保护;

6、临时用电结束,临时用电人应及时通知供电人停电,并由供电人拆除临时用电线路,其他单位不得私自拆除;

7、防爆区域所使用的临时用电设备必须符合相应的防爆要求等级;

B

 

 

E  

F            

附 录 F
(规范性附录)
气瓶充装企业专业性风险排查管控表

F.1 给出了气瓶充装企业专业性风险排查管控表

 

F.1 气瓶充装企业专业性风险排查管控表

 

序号

风险点名称

潜在危险源

可能引发的

事故后果

管控措施

风险等级A/B/C/D

1

储存设施

1储罐布置不符合设计规范。

2储罐周围分隔措施及安全标志,罐体本体无色标。

3储罐与安全阀之间安装截止阀门,阀门关闭且无铅封、加锁、挂牌。

4液氧储罐周围和主控室内堆放易燃易爆物品

5储存、充装场所的周围无明显的禁火标志。

6储罐的安装基础不坚实牢固,液氧储罐附近使用沥青地面

7低温液化气体储罐无液面显示装置,无可靠的防超装、超压设施。

8储罐装卸货过程中液态产品泄漏。

9储罐阀门故障,储罐产品泄漏。

容器爆炸

物体打击

火灾

窒息

冻伤

1气体储罐、低温液体储罐宜布置在室外。

2当储罐或低温液体储罐需室内布置时,宜设置在通风良好的单独房间内,且液氧总储存量不应超过10m3

3低温液化气体储罐应设有准确、安全、醒目的液面显示装置,并有可靠的防超装、超压设施。

4储罐与安全阀之间不宜装设截止阀门。若需要时,可加装同等级的截止阀门,但正常运行时该截止阀门应保持全开,并加铅封、加锁、挂牌。

5液氧罐周围和主控制室内严禁堆放易燃易爆物品,不准随便乱倒有害污染物质。

6储存、充装场所的周围杜绝一切火源,并应有明显的禁火标志。

7安装容器的基础必须坚实牢固,并应防火耐热;安装液氧储罐的基础必须无油脂及其它可燃物,严禁使用沥青地面。

8低温液体储罐周围应设安全标志,必要时设单独围栏或围墙。储罐本体应有色标。

9建立设备管理制度,定期对储罐及相关附件进行维护保养。

10遇到意外泄漏失控,应紧立即关闭入储槽阀门,并疏散附近人群。

A

2

充装设施

1气瓶充装输气管与瓶阀的连接形式必须是螺纹连接的防错装装置,禁止使用夹具连接。

2混合气体充装装置用的压力表应不低于0.4级,量程范围应为工作压力的1.5-3倍,表盘直径应不小于150mm

3氧气(包括液氧)和氢气设备、管道、阀门上的法兰连接和螺纹连接处没有跨接。

4氧气管道敷设不符合设计规范,氧气放散管设置不符合要求

5汽化器出口未设置温度和压力检测连锁装置

6未采用防错装接头充装夹具

7对压缩机、泵等充装设备未逐台建立设备档案,无日常维护。

8爆炸危险场所电力装置的设计、仪器仪表等不符合要求。

9向室内排放除空气以外的各种气体

10可燃气体输送管道以及放空管道上未设置阻火器。

11液氧管道或液氧泵泵体爆炸。

机械伤害

物体打击

火灾

窒息

触电

冻伤

1充装单位的气瓶充装输气管与瓶阀的连接形式必须按照GB/T 14194-2017《压缩气体气瓶充装规定》第5.1条的规定,连接形式必须是螺纹连接的防错装装置,禁止使用夹具连接。

2氧气管道应敷设在不燃烧体的支架上。氧气放散时,在放散口附近严禁烟火。氧气的各种放散管,均应引出室外,并放散至安全处。

3汽化器出口应设有温度和压力检测连锁装置。

4氧气和氢气必须采用防错装接头充装夹具,防止可燃气体和助燃气体

混充混装。氧气和氮气不准使用同一充装线,应防止氧气与氮气混装。

5爆炸危险场所电力装置的设计、仪器仪表等的配置,以及施工与验收应当符合GB 50058《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和GB 50257《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气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的要求。

6气体放空管应引至室外,其具体位置应参照不同气体的设计规范。禁止向室内排放除空气以外的各种气体。对有毒气体,应设有将其引入回收或处理装置。

7可燃气体输送管道以及放空管道上应设置阻火器。

8充装单位在充装混合气体时必须按照GB/T 34526-2017《混合气体气瓶充装规定》第7.1条,压力表应不低于0.4级,量程范围应为工作压力的1.5-3倍,表盘直径应不小于150mm

9氧气(包括液氧)和氢气设备、管道、阀门上的法兰连接和螺纹连接处,应采用金属导线跨接,其跨接电阻应小于0.03Ω。

10对压缩机、泵等充装设备应逐台建立设备档案,并进行日常的维护,保持设备工作性能和安全性能。

11采取可靠措施杜绝油脂、铁锈、焊渣等杂物进入管道和设备。

A

3

气瓶充装

1压缩气体充装后的压力在20℃不得超过气瓶的公称工作压力

2充装高(低)压液化气体的计量衡器必须设有超装警报或者自动切断气源的装置

3充装高(低)压液化气体的计量衡器其最大称量值不得大于气瓶(滿瓶)实际质量的3倍,也不得小于1.5倍。

4充装焊接绝热气瓶时,充装量不得超过气瓶铭牌上标注的最大充装量。

5充装焊接绝热气瓶衡器,最大称量值不得大于气瓶(滿瓶)实际质量的3倍,也不得小于1.5倍。

6集束装置内的气瓶应符合相应标准的规定,且具有相同的公称压力、直径、容积和相同的检验周期。

7非重复充装的焊接钢瓶严禁重复充装 ,待充装的钢瓶应是未曾充装使用过的新瓶 。

8在充装站外由罐车等移动压力容器直接对气瓶充装,气瓶内的气体直接向其他气瓶倒装。

9存在富氧或者缺氧的厂房、房间等封闭场所。

机械伤害

物体打击

火灾

窒息

触电

化学爆炸

容器爆炸

1充装单位在充装压缩气体时必须按照TSG R0006-2014《气瓶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第6.5.2条规定,在20℃不得超过气瓶的公称工作压力。常用压缩气体在不同的充装温度下的最高充装压力按照GB/T 14194-2017《压缩气体气瓶充装规定》5.7条执行

2充装单位在充装高(低)压液化气体时必须按照TSG R0006-2014《气瓶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第6.5.3条的规定,设有超装警报或者自动切断气源的装置

3充装单位在充装高(低)压液化气体时必须按照GB/T 14193-2009《液化气体气瓶充装规定》第5.1条的规定,计量衡器其最大称量值不得大于气瓶(滿瓶)实际质量的3倍,也不得小于1.5倍。

4充装单位在充装焊接绝热气瓶时必须按照GB/T 28051-2011《焊接绝热气瓶充装规定》第4.7条规定,充装量不得超过气瓶铭牌上标注的最大充装量。

5充装单位在充装焊接绝热气瓶时所使用的衡器必须按照GB/T 28051-2011《焊接绝热气瓶充装规定》第4.1条的规定,最大称量值不得大于气瓶(滿瓶)实际质量的3倍,也不得小于1.5倍。

7充装单位在充装非重复充装的焊接钢瓶时必须按照GB/T 28052-2011《非重复充装焊接钢瓶充装规定》第5.1条的规定,严禁重复充装 ,待充装的钢瓶应是未曾充装使用过的新瓶 。

8TSG R0006-2014《气瓶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第6.5.7条规定,禁止在充装站外由罐车等移动压力容器直接对气瓶充装,禁止气瓶内的气体直接向其他气瓶倒装。

9充装单位在充装集束装置时必须按照GB/T 34528-2017-《气瓶集束装置充装规定》第4.1条规定,集束装置内的气瓶符合相应标准的规定,且具有相同的公称压力、直径、容积和相同的检验周期。

10在可能存在富氧或者缺氧的厂房、房间等封闭场所(如充装间、在线仪器室等),应有氧含量监测系统和排风系统。

A

4

气瓶管理

1未建立气瓶使用登记台账和气瓶档案

2无气瓶送检计划,充装超过检验有效期或不合格气瓶

3气瓶颜色标志不符合规定,安全附件不齐全

4气瓶未分开存放,无明显标志和隔离措施

化学爆炸

容器爆炸

1建立气瓶使用登记台账和气瓶档案,办理了气瓶使用登记,对气瓶实行计算机管理.

2制定气瓶送检计划,按规定将超过检验有效期或不合格气瓶及时送检。

3气瓶颜色标志符合规定,安全附件齐全。

4常用气瓶的检验周期为:一般气瓶(氧气、乙炔)每3年检验一次。惰性气体(氮气等)每5年检验一次。超过使用年限的必须报废处理。

5应设置气瓶待检区、待充区、合格区和不合格区等,空瓶及实瓶应分开存放,并有明显标志和隔离措施.

B

5

产品标识

1气瓶瓶体上未涂敷充装站标志,要清晰显示气瓶原有颜色和色环标志

2充装单位未在自有产权或托管气瓶上粘贴警示标签和充装合格标签

化学爆炸

容器爆炸

1充装单位必须按照TSG R0006-2014《气瓶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第6.4.1条等规范和标准在气瓶瓶体上涂敷充装站标志,要清晰显示气瓶原有颜色和色环标志。

2充装单位必须按照TSG R0006-2014《气瓶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第6.4.4条等规定在自由产权或托管气瓶上粘贴警示标签和充装合格标签。

C

6

宣传教育

1充装单位没有对经销单位和气体消费者进行安全教育和指导

化学爆炸

容器爆炸

1充装单位必须按照TSG R0006-2014《气瓶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第6.4.2条规定经销单位和气体消费者进行安全教育和指导

C

7

充装记录

1充装单位没有做好充装前后检查与记录并保存不少于12个月

2未建立气瓶信息化管理数据库和气瓶档案

容器爆炸

1充装单位的充装记录必须按照TSG R0006-2014《气瓶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第6.4.5条的规定,充装前后检查与记录并保存不少于12个月

2充装单位必须TSG R0006-2014《气瓶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第6.4.3条建立气瓶信息化管理数据库和气瓶档案。

D

 

F  

G           

附 录 G
(规范性附录)
气瓶检验企业专业性风险排查管控表

G.1 给出了气瓶检验企业专业性风险排查管控表

 

G.1 气瓶检验企业专业性风险排查管控表

 

序号

风险点名称

潜在危险源

可能引发的

事故后果

管控措施

风险等级A/B/C/D

1

检验设备

1测厚仪等计量器具未进行计量检定。

2外测法水压试验装置的承压管道未采用金属管。

3气密性试验装置没有配置校准用压力表。

容器爆炸

物体打击

机械伤害

1计量器具应定期检定。

2外测法水压试验装置的承压管道应采用金属管。

3气密性试验装置应配置校准用压力表。

A

2

气瓶管理

1气瓶未分开存放,无明显标志和隔离措施,气瓶状态标识不清晰。

2气瓶没有倾倒措施。

3氧气瓶上有油脂。

4气瓶颜色标志不符合规定,安全附件不齐全

容器爆炸

物体打击

1应设置气瓶待检区、合格区和不合格区等,不同状态和种类的气瓶应分开存放,并有明显标志和隔离措施.

2气瓶在应有防倒措施。

3氧气瓶严禁油脂。

4气瓶颜色标志符合规定,安全附件齐全。

B

3

气瓶检验

1检验项目不齐全。

2检验方法不符合安全操作规程。

3检验记录不完整。

4对气瓶和气瓶瓶阀进行修理、焊接、挖补、拆解和翻新。

5对盛装氧化性介质的气瓶被油脂污染而未被发现和脱脂处理。

6不出具检验报告。

7未涂敷下次检验日期以及使用截至日期或者终止使用日期。

8盛装氧化性介质的气瓶瓶内被油脂沾污。

9拆卸瓶阀前,未检查瓶内余气是否排完,带压拆卸瓶阀。

 

容器爆炸

物体打击

机械伤害

1按照定期检验工艺执行,项目齐全。

2检验方法符合安全操作规程。

3检验记录应真实、完整。

4气瓶定期检验机构禁止对气瓶和气瓶瓶阀进行修理、焊接、挖补、拆解和翻新。

5对盛装氧化性介质的气瓶,要特别注意检查瓶内有无被油脂污染。发现有油脂污染时应进行脱脂处理。

6气瓶检验机构对气瓶的检验工作和检验报告负责。

7按照规定在经检验合格的气瓶显著位置涂敷下次检验日期以及使用截止日期或者终止使用日期。

8对盛装氧化性介质的气瓶,要特别注意检查瓶内有无被油脂沾污,发现有油脂沾污时,必须进行脱脂处理。

9拆卸瓶阀前,必须确认瓶内余气排完才能拆卸,严禁带压拆卸。

A

4

检验判定

1过期瓶判定为合格瓶继续被投入使用。

2已经到了报废期限而没满检验周期的不合格瓶继续被投入使用。

3未完全消除使用功能的报废气瓶被转卖或流出继续使用

4对未取得特种设备制造许可的制造企业生产的气瓶、制造标志模糊不清或项目不全而又无据可查的气瓶、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规定不准再用得气瓶,检验判定为合格气瓶投入使用。

5对使用期超过 20年的铝瓶,仍然被检验合格后继续投入使用。

容器爆炸

物体打击

机械伤害

1气瓶检验周期不得超过相关规定。气瓶使用期超过其设计使用年限时应当报废。

2气瓶定期检验机构应当保证检验合格的气瓶及气瓶阀门能够在正常使用情况下安全使用一个检验周期。不能安全使用到下一个检验周期的气瓶,应当报废。不能保证安全使用到下一检验周期的气瓶阀门,应当更换。

3消除气瓶使用功能处理应当采用压扁或者将瓶体解体等不可修复的方式,不得采用钻孔或者破坏瓶口螺纹的方式。禁止气瓶检验机构将未进行消除使用功能处理的气瓶转卖他人。

4对未取得特种设备制造许可的制造企业生产的气瓶、制造标志模糊不清或项目不全而又无据可查的气瓶、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规定不准再用得气瓶,登记后不予检验按报废处理。

5对使用期超过 20年的铝瓶,记录后不予检验,按报废处理。

A

 

G  

H           

附 录 H
(规范性附录)
工业气体产品储存企业专业性风险排查管控表

H.1 给出了工业气体产品储存企业专业性风险排查管控表

 

H.1 工业气体产品储存企业专业性风险排查管控表

 

序号

风险点名称

潜在危险源

可能引发的

事故后果

管控措施

风险等级A/B/C/D

1

库区位置

1仓库选址不合理。

2仓库建在地质条件不良的地方。

3周边有河流。

4甲、乙类仓库设置在地下或半地下。

淹溺

火灾

窒息

1甲、乙类仓库不应设置在地下或半地下。

2土壤承载力要高,避免在地质条件不良的地方建仓库。

3远离容易泛滥的河川流域与上溢的地下水区域。

4仓库宜选择在常年主导风向上风或侧风方向,选址时要避开风口。

B

2

建筑设施

1 室内装修、装饰使用易燃材料。

2在设仓库的建筑内设宿舍或饭堂。

3仓库区、可燃物料装卸区四周无环形消防车道;转弯半径、净空高度不满足规范要求。

4库内没有保持良好通风条件。

5未设置安全警示标志。

6易燃、易潮物资仓库无防水、防潮设施。

火灾

窒息

触电

1室内装修、装饰,应当按照消防技术标准的要求,使用不燃、难燃材料。

2易燃、易潮物资仓库应有防水、防潮设施

3禁止在设有营运场所或仓库的建筑内设宿舍或饭堂。

4仓库区、可燃物料装卸区四周有环形消防车道;转弯半径、净空高度满足规范要求。

5库内保持良好通风条件。

6凡容易发生事故的地方,应设置安全标志。

B

 

H  

I              

附 录 I
(规范性附录)
工业气体产品运输(厂内)企业专业性风险排查管控表

I.1 给出了工业气体产品运输(厂内)企业专业性风险排查管控表

 

I.1 工业气体产品运输(厂内)企业专业性风险排查管控表

 

序号

风险点名称

潜在危险源

可能引发的

事故后果

管控措施

风险等级A/B/C/D

1

车辆管理

1. 无车辆相关证件。

2. 车辆未按期检验。

3. 车辆标志不齐。

4. 车辆防火器材配置不齐。

5. 病车上路

6.  无购买保险或。保险过期。

车辆伤害

人身伤害

物体打击

 

1持符合要求的《道路运输证》。

2车辆综合性能检测是否符合一级技术标准要求并在有效期限内。

3排气管安装有效的隔离和熄灭火星的装置(阻火器)。

4电路系统有切断总电源和隔离火花的装置。

5车辆配置有效的除静电橡胶式(非铁链)安全装置。

6装运危险化学品的车厢与驾驶室不得相通,车厢必须保持清洁、干燥,车上化学品残留物不得任意弃置。

7车辆应配备与装载的化学品相适应的消防器材和捆扎、防水、防散失等工具;

8车厢、底板必须平坦完好,周围围板必须牢固,铁质底板装运易燃易爆物品时应采取防护措施。

9车辆维修应在具有危险品运输车辆维修条件的维修企业进行,保证维修质量和安全。

10按规定购买机动车辆交强险及商业险种。

11按要求悬挂危险品运输标志灯、标志牌。

A

2

槽罐管理

1. 槽罐未办理使用登记证。

2. 槽罐未定期维修保养检验。

3. 软管或阀门泄漏。

4. 没有有效防止静电。

5. 充错介质。

6. 牵引车和挂车连接分离造成脱挂。

物体打击

人身伤害

容器爆炸

窒息

冻伤

1常压槽罐、压力槽罐的罐体经检验符合使用要求,并在检验有效期内。

2罐体通过计量检定,其设计、制造与车辆相匹配,不会产生超载运输。

3建立并执行维修保养制度。

4采用140-200Ω的导电接地带,静电接地带垂直与地面接触良好。

5严格执行车辆操作规程,确保牵引车和挂车连接可靠。

B

3

车辆行驶管理

1. 驾驶员疲劳驾驶、酒后驾驶。

2. 车辆超速行驶。

3. 钢瓶不当运输。

4. 装卸货过程中车辆运行。

5. 车辆进入危险货物装卸作业区不按规定路线行驶。

车辆伤害

人身伤害

物体打击

容器爆炸

1建立并执行司机管理制度,禁止饮酒驾驶。

2驾驶员劳动排班/作息制度,禁止疲劳驾驶。

3气瓶必须捆绑牢靠。气瓶瓶阀要有有效保护措施。

4装卸货过程中,车辆严禁运行。

5驾驶员应按有关规定驶入装卸货区。

B

4

装卸管理

1. 钢瓶不当装卸。

2. 装卸时车辆未熄火。

3. 装卸易燃易爆危险化学品时使用铁锤。

4. 在有坡度的场地装卸货物时,未采取防止车辆溜坡的有效的措施。

5. 装卸、搬运危险化学品时野蛮作业,摔、碰、撞击、拖拉、倾倒和滚动。

6. 装卸易燃易爆气体时未穿防静电工作服,穿带铁钉的鞋子。

车辆伤害

人身伤害

物体打击

容器爆炸

窒息

冻伤

1装卸人员装卸危险货物,应当按照《汽车危险货物运输、装卸作业规程》JT 3145的要求,根据危险货物的性质,采取相应的遮阳、控温、防爆、防火、防震等措施。

2各种装卸机械、工具要有足够的安全系数,装卸易燃易爆危险化学品的机械和工具,必须有消除产生火花的措施。

3气瓶应直立装卸。气瓶瓶阀要有有效保护措施。

4装卸时车辆必须熄火并切断总电源。

5装卸、搬运危险化学品时应做到轻装、轻卸。

6避免在斜坡上装卸,采取防止溜车措施。

A

5

气云的危害(液态气体泄漏)

1. 气云导致窒息事故。

2. 气云导致火灾事故。

3. 气云导致交通事故。

4. 向密闭空间排放气体。

车辆伤害

人身伤害

容器爆炸

窒息

冻伤

1避免大量快速排放气体。

2不许在较封闭空间排放气体。

3排放气体注意需有通风环境

4人员保持上风向和安全距离。

A

6

厂内运输防护措施

1.  车辆碰撞生产设备。

2.  车辆碰撞储存设备。

3.  车辆碰撞其他作业区。

物体打击

人身伤害

容器爆炸

1.  生产设备防止撞击。

2.  储存设备防止撞击。

3.  其他作业区防止撞击。

B

 

 

参 考 文 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国家主席令〔2014〕第13

2]《危险化学品企业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实施导则》     安监总管三〔2012〕第103

3]《天下足球网:和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单位重大生产安全事故隐患判定标准》安监总管三〔2017〕第121

4]《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                     国务院令第591

5]《易制毒化学品管理条例》                       国务院令第445号并653号修订

6]《易制爆危险化学品名录》                      2017年版)

7]《中华人民共和国监控化学品管理条例》           工业和信息化部第48号令

8]《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学品名录》                  2013年完整版)

9]《危险化学品目录》                            2015版)

10]《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公布首批重点监管的危险天下足球网:工艺目录的通知》安监总管三〔2009〕第116

11]《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公布第二批重点监管危险天下足球网:工艺目录和调整首批重点监危险天下足球网:工艺中部分典型工艺的通知》                           安监总管三〔20133

12]《公路安全保护条例》                         国务院令第593

13]《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管理规定》                 交通运输部令[2016]36

14]《广东省安全生产条例》                    广东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37次会议修订

15]《广东省气瓶安全条例》                  广东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 96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协会介绍 | 协会动态 | 协会党建 | 协会专委会 | 天下足球网: | 企业推广 | 《广东气体》期刊

广州市荔湾区芳村大道东88号新年鸿大厦206室    电话:020-81505161    邮编:510380
天下足球网:     All Right Reserved     技术支持:八点网络